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馀者也。取于有馀,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馀、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诗句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馀者也。取于有馀,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馀、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plaintext

译文

当前的当务之急,莫过于使百姓致力于农耕了。要使百姓从事农耕,关键在于重视粮食(即粟);重视粮食的方法,在于让百姓通过种植粮食来接受奖赏和惩罚。现在招募天下人向官府交纳粮食,能够获得爵位,也能够免除赋税。这样,富贵人家有了爵位,农民有了钱财,粮食也得到妥善的利用。那些能够交纳粮食以获得爵位的人,都是有余财的。从他们富裕中收取一部分作为国家开支,那么贫穷的百姓就要减轻赋税负担,这是顺应民心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一是国家的财政支出得到了满足,二是农民的赋税负担减少了,三是鼓励了农耕活动。如今规定凡是拥有车马的人,可以免除三个人的兵役。车马是全国军事防御的重要工具,所以免除的是这些人的兵役。古代的神农教导我们:“如果一个城堡有十仞高,护城河宽百步深,却缺乏粮食储备,那么即使有百万军队也无法守卫。”由此可见,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务。现在命令百姓交纳粮食后可以获得爵位,即使是五大夫以上的爵位也要缴纳一次粮食,这对于百姓来说与骑马服兵役相差甚远。爵位是皇帝所独有的赏赐,说出口就有很多,而粮食必须自己种出来才有收获。能够得到高爵位的人免除了赋税,这正符合人们的强烈欲望。让天下人都向边疆交纳粮食,以便获得爵位和免除赋税,只要三年时间,边境的粮食就会变得充足了。

注释

  1. 方今之务: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或目标。
  2. 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不如让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最为重要。
  3. 欲民务农:希望老百姓都从事农业工作。
  4. 在于贵粟:关键在于重视粮食生产。
  5. 贵粟之道:重视粮食生产的方法或措施。
  6. 使民以粟为赏罚:让百姓根据他们的粮食生产成果来获得奖赏或受到惩罚。
  7. 募天下入粟县官:向全国征集粮食并交给官府。
  8. 以供上用:这些粮食供应朝廷使用。
  9. 五大夫以上:在爵位体系中,五大夫是最高等级。
  10. 复卒三人:免除这三个人的徭役。
  11. 石城十仞:形容城池坚固,如同有十丈高的石头城墙。
  12. 汤池百步:形容护城河深广。
  13. 带甲百万:指拥有百万士兵的军队。
  14. 无粟,弗能守也:没有粮食储备,就无法防守城池。
  15. 天子之所擅:皇帝所拥有的权力。
  16. 出于口而无穷:像口一样源源不断地产生。
  17. 粟者,王者大用: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对国家治理至关重要。
  18. 政之本务: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
  19. 令民入粟受爵:命令百姓向官府交纳粮食并获得爵位。
  20. 主用足:国家财政支出得到满足。
  21. 民赋少:民众的赋税负担减少。
  22. 劝农功:鼓励农耕活动。
  23. 顺于民心:顺应人民的心意。
  24. 主用足:国家财政充裕。
  25. 塞下之粟必多矣:边境地区的粮食将会变得充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政府通过鼓励民众耕种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观点。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奖励农业生产来提高民众积极性的策略,同时也指出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民众的赋税负担,并且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一种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