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济南瞷氏、陈周庸亦以豪闻,景帝闻之,使使尽诛此属。其后代诸白、梁韩无辟、阳翟薛兄、陕韩孺纷纷复出焉。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
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是时济南瞷氏、陈周庸亦以豪闻,景帝闻之,使使尽诛此属。其后代诸白、梁韩无辟、阳翟薛兄、陕韩孺纷纷复出焉。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译文:
是时候,济南的瞷氏、陈周庸等人都因为豪横而闻名,景帝听说后,派出使者将这些人全部杀掉。这些人的后代中有很多像诸白、梁韩无辟、阳翟薛兄和陕韩孺这样的人又纷纷出世。
郭解,是轵县人,他字叫翁伯,擅长相面的人是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仗义疏财而出名,在孝文帝时期被处死。郭解身材短小精明干练,不喜欢喝酒。年轻时就心狠手辣,常常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因此杀死过很多人。他用生命来结交朋友并报仇,甚至偷盗抢劫、盗墓取财等等,不计其数。恰好有一次运气好,遇到紧急情况总能逃脱,就像遇到赦免一样。等到郭解年纪大一些,就更加节俭了,用德行报答怨恨,对人慷慨大方,但对他的仇敌则毫不留情。不过他总是喜欢做侠客,并且越来越觉得这很快乐。既然已经帮人解脱了性命,就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他的阴险狡猾在心中始终存在,最终会在极小的事情上表现出来,就像以前一样。而一些年轻人仰慕他的这种行为方式,也会为他报仇,不让他知道。郭解的一个弟弟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和别人一起喝酒时强迫别人吃下东西。如果不是他的份量,他一定会强迫对方喝下。有人因此愤怒起来,拔出刀杀了郭解的弟弟的儿子,然后逃走了。郭解的弟弟很生气地说:“按照我弟弟郭翁伯的原则,人家杀了我们的孩子,凶手是不能放过的。”于是把尸体丢到路上,没有埋葬,想以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知道了凶手的藏身之处。凶手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自动投案自首,并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郭解。郭解说:“您杀了他当然应该,我的弟弟不值得同情。”于是就放过了他那个人,只是惩罚了那个弟弟的儿子,然后收殓了他的尸体。这些公侯听到这些事后,都更加赞赏郭解的道义,因此更加依附于他。
注释:
《史记》记载了汉代著名的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事迹,展现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形象。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对这些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肯定了他们”布衣之侠”、”乡曲之侠”和”闾巷之侠”的不同特质。 司马迁认为侠客们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他们不仅不爱自己的身体,还会赴士之厄困。 韩非子提到“儒以文乱法”,指出儒家思想对法律的破坏;同时“侠以武犯禁”,指出侠客的行为虽违法却难以制止。 《史记》中的七十列传包括许多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而《游侠列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篇,记录了汉代著名侠士的事迹,展示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赏析:
本文通过对郭解及其家族的描述,揭示了侠士群体在当时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郭解以其出色的相术技能和深厚的人情关系在江湖中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和社会声誉。尽管他性格粗暴且行事果断,但他能够通过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显示出一种不同于传统儒生的智慧和力量。此外,文章还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正义行为的支持态度和对侠义精神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