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饮也;肉干,人饥而不敢食也;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以成礼节,以正君臣,以亲父子,以和长幼。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刑罚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诗句
礼记 聘义
译文
《聘礼》是最大的礼仪。天亮开始行事,太阳接近中午时仪式完成,不是强大有力者不能行之。因此强大有力者,将以行礼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饮;肉干,人饥而不敢食;日落人倦,齐庄正立,而不敢解惰。以成礼节,以正君臣,以亲父子,以和长幼。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刑罚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注释
- 礼记: 这是我国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讨论礼仪、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 聘礼: 古代的一种正式交往形式,通常用于婚姻或政治联盟。
- 至大礼: 指最重要的礼仪,非常重要和庄严的仪式。
- 质明: 天刚亮的时候。
- 强有力者: 强壮有力之人,通常指具备一定能力的人。
- 饮酒清:酒清澈透明,但人们会因为口渴而不饮用。
- 肉干:肉干燥,但人们会因为饥饿而不食用。
- 日莫人倦:傍晚时分,人们会感到疲倦,但仍然保持庄重和整齐。
- 齐庄正齐:身体挺直,表情庄重。
- 用之于礼义:将力量用来维护礼仪和秩序。
- 外无敌:在外部没有敌人。
- 内顺治:在内部没有矛盾。
- 此之谓盛德:这就是盛大的品德。
- 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圣王非常尊重勇敢和强大的力量。
- 胜战:战争中的胜利。
- 顺治:治理国家顺畅无阻。
- 刑罚:法律的执行。
- 诛者:惩罚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聘礼》这一礼仪的重要性,强调了勇敢和力量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更是一种社会规范和个人品质的体现。诗中通过对比不同情况下人们的行为,突出了勇敢和力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视,以及对于国家和社会秩序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