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玟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玟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玟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注】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敢问君子为什么贵重玉而鄙视玟(一种美石)呢?是因为玉少而玟多吗?“孔子说:“不是因为玟太多才鄙视它,也不是因为玉少所以才珍贵它。从前君子以德比玉,温润有光泽是仁德,缜密而有棱角是智慧,方正不弯曲是义气,下垂如流水纹是礼制,敲击声清越悠扬是音乐,声音终结时委婉含蓄是欢乐,斑痕掩盖不了玉的光华是忠直,孚尹旁通无阻是诚信,气色如同白虹天体是天命,精神能显现于山川大地是地德,圭璋特达是德行。天下没有不受尊重的是道。’《诗经》上说:‘想起君子啊,他温文尔雅如同玉’所以君子看重它。”
赏析:
此诗以”君子比德于玉”为题,借玉之特性和作用,比喻君子的高尚品德与美好品质。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这段话是说玉的质地温润、光泽润泽,这是仁德的象征;玉的质地缜密、坚硬有棱角,这是智慧的象征;玉的外表光滑而内质坚固,这是义气的象征;玉下垂时像队伍有序排列,这是礼仪的象征;敲玉时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这是和谐悦耳的音乐的象征。这些特征都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好品格。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这段话是说玉的瑕疵不能遮掩它的光彩,这是忠诚的象征;玉的光辉照耀四方,这是诚信的象征;玉的色泽如同天上的云霞,这是天意的象征;人的精神可以显现在天地之间,这代表人的本性。这些都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
“圭璋特达,德也”。这段话是说圭璋的质地纯正而高大,这是德行的象征。君子要追求高尚的道德,就像圭璋一样纯一高远。
全诗从玉的特质入手,通过比较,突出了君子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