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之月,日在翼,昬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月令第六:孟秋之月
诗句
- “月令第六”: 描述该诗在月份的排列位置。
- “孟秋之月”: 指明这是农历九月的第一个月,即孟秋时节。
- “日在翼”: 指太阳的位置。
- “昬建星中”: 建星,即角宿,是古代二十八宿之一。“昬”,意为昏暗不明。
- “旦毕中”: 指黎明时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而毕宿则处于天空中央。
- “庚辛”: 指干支纪年中的第十个和第九个。
- “其帝少皞”: 指出这个季节的帝王是少昊。
- “其神蓐收”: 指出这个季节的神祇是蓐收,也是秋天的象征。
- “其虫毛”: 指秋天的虫子都是毛茸茸的。
- “其音商,律中夷则”: 商音代表火,夷则表示木,说明这个时期五行相生相克,万物开始凋零。
- “其数九”: 数字代表周期,这里指的是一年的第三个阶段。
- “其味辛,其臭腥”: 味道和气味代表五味,辛味代表秋天的味道,腥气则代表了秋天的气味。
- “其祀门,祭先肝”: 祭祀的是门神,以祭祀祖先的肝脏来祈求健康和丰收。
-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描述秋季的到来,天气转凉,白露降临,蝉鸣声中带着凄凉,鹰开始捕食鸟类,预示着杀戮的开始。
-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 皇帝穿着白色服装,乘坐白色的战车,车上装饰着白色的旗帜,象征着纯洁和尊贵。
- “食麻与犬”: 食物以麻为主,狗肉也常见。
- “器廉以深”: 器具简洁而深邃。
译文
孟秋时节,太阳位于翼宿(西方),角宿(北方)中天明亮。此时庚日和辛日交替出现。孟秋的帝王是少昊,象征力量和威仪。神灵是蓐收,代表着收割和结束。秋天的昆虫都是毛茸茸的,声音是商音,律音是夷则。孟秋的数字是九。秋天的味道是辛辣,气味是腥臭。祭祀的门神,祭祀祖先的肝脏。随着凉风的到来和白露的形成,秋天的气息变得寒冷和凄清。秋天的鹰开始捕食鸟类,杀戮开始展开。皇帝在总章宫的左侧居住,乘坐白色战车,车上装饰有白色的旗帜,穿着白色的衣服,佩戴白色的玉饰。在这个季节,人们食用麻和狗的肉,并且使用简单的器具进行烹饪。
赏析
孟秋是一个过渡季节,标志着夏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在这个季节里,太阳逐渐西移,气候开始变冷,自然界的变化为冬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孟秋的神话、风俗和饮食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尊重。通过祭祀门神和祖先的肝脏,展现了人们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同时,孟秋也是收获的季节,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因此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