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情纯洁而罔秽兮,姿盛质而无愆。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

逐下祑于后堂兮,迎虙妃于伊雒。

刜谗贼于中廇兮,选吕管于榛薄。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戚宋万于两楹兮,废周邵于遐夷。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鸁以驰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彩绣服。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藏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韩信蒙于介冑兮,行夫将而攻城。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以下是对《楚辞·九叹·愍命》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 注释:我的祖先有着高尚的志向,喜欢提拔和赏识贤能之士。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先辈品德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政治清明、选拔贤能的重视。
  1. 情纯洁而罔秽兮,姿盛质而无愆
  • 注释:他的思想纯洁,没有瑕疵;他的行为正当,没有任何过错。
  • 赏析:这句话赞扬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和纯洁,也表明作者对道德品质的高要求。
  1.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 注释:我排斥奸诈的人和献媚者,斥责那些谗言者和亲近宠臣。
  • 赏析: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即反对奸佞和谄媚,倡导正直和忠诚。
  1.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 注释:我亲近忠心耿耿的正士,招募洞察事理的忠直之才。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选拔原则,即重视忠诚和智慧。
  1.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 注释:我的心充满无限宽广,情感深沉如渊。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胸怀宽广、情感深邃的性格特点。
  1.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
  • 注释:即使邪恶不正的东西也不能进入我的心房,我真诚地希望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稳定。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于外界诱惑的坚定抵抗。
  1. 逐下祑于后堂兮,迎虙妃于伊雒
  • 注释:我驱逐那些在下贱之地的人到后堂,迎接伊洛地区的美女。
  • 赏析:这里的“虙”可能是指一种贵族女性,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自己对于高位权力的向往。
  1. 刜谗贼于中廇兮,选吕管于榛薄
  • 注释:我清除谗害在朝堂之内,选择有才能的人如同在丛林中的树木一样稀少。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的追求,即清除奸佞,选拔贤能。
  1.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 注释:丛林之中没有怨恨的人,江河之畔没有隐居的人。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正直和公正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性。
  1.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 注释:三苗之人被流放,伊皋之辈占据官位。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某些被排挤者的同情,以及对政治腐败的批评。
  1.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 注释:现在反过来将表面的事情当作内里的事情,颠倒着做衣服。
  • 赏析:这句话讽刺了某些人表面上的奉承和阿谀,实际上却是别有用心。
  1. 戚宋万于两楹兮,废周邵于遐夷
  • 注释:使宋万感到忧虑,让周邵离开朝廷远去。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某些人被排挤的悲哀,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和正直的推崇。
  1.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鸁以驰逐
  • 注释:抛弃千里马来转运,骑驴鸁追逐奔驰。
  • 赏析: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不公平竞争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1.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彩绣服
  • 注释:被罢黜的蔡女走出帷帐,戎妇穿上了华丽的衣裳。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同待遇,也暗示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1.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 注释:庆忌被囚禁在陷阱里,陈不占主动参战却遭到围攻。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正义的坚持和对邪恶的谴责。
  1.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 注释:破坏伯牙演奏《高山流水》的美名,拿起别人弹奏的筝来弹拨琴弦。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1. 藏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 注释:将玉石藏在金匮中,将红色的瑾玉丢在庭院里。
  • 赏析:这句话象征性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看法,即珍惜内在价值而非外在物质。
  1. 韩信蒙于介胄兮,行夫将而攻城
  • 注释:韩信披甲戴盔,作为将军参与攻城的战斗任务。
  • 赏析:这句话通过古代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英勇和忠诚的赞美。

《悯命》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政治失序、道德沦丧的哀叹之作。通过具体的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诗人表达了对正直和忠诚的追求,以及对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批判。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不公的强烈控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