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献于君,大夫使宰,士亲,皆再拜稽首送之。膳于君,有荤桃,于大夫去,于士去荤,皆造于膳宰。
大夫不亲拜,为君之答己也。大夫拜赐而退,士待诺而退,又拜,弗答拜。
大夫亲赐士,士拜受,又拜于其室,衣服,弗服以拜。敌者不在,拜于其室。凡于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士于大夫不承贺,下大夫于上大夫承贺。亲在,行礼于人称父,人或赐之,则称父拜之。
礼不盛,服不充,故大裘不裼,乘路车不式。
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君入门,介拂,大夫中枨与之间,士介拂枨。宾入不中门,不履阈,公事自西,私事自东。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举足,齐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颐ニ如矢;弁行,剡剡起屦;执龟玉,举前曳踵,宿宿如也。

译文

1 玉藻第十三

  • 凡是向国君赠送,大夫派遣家宰,士亲自去,都要拜两次并叩头送行。在国君那里用餐,有荤腥的桃子,给大夫吃时去掉了,给士吃时去掉了荤腥,都交给膳宰负责。
  • 大夫如果不亲自叩头拜送,是因为这是国君对大夫的回答。大夫接受了赐物就退下,士接受诺许后就退下,又再次叩头拜谢,但不再答拜。
  • 大夫亲手赐给士,士拜受后,又在自己家中拜谢,不穿上礼服拜谢。如果对方没有来,就在家中拜谢。凡对尊者有所奉献而不敢通报的,是士对大夫不敢承贺;下大夫对上大夫承贺。亲在,在别人面前自称父亲;有人给他赐物,则称父亲叩头拜谢。
  • 礼不应过于隆重,服应符合身份,所以大裘不用裼着,乘车时不必举手礼。
  • 父命呼喊,只答应但不回答,手拿东西就扔掉,嘴里含东西就吐掉,行走时不快步走。亲老不能改变居处的方向,回来时不超过时间。亲的颜色容貌不够光彩,是孝子疏远的表现。父亲去世而不能阅读父亲的书简,手迹还在,母亲去世后杯圈也不能饮泣,口中气息仍在。
  • 进入国君门内,介拂(即“拂尘”),大夫在和中枨之间,士介拂枨。宾客进门,不踩中门,不踏门槛,公事自西,私事自东。国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徐趋都是用这个礼节。疾速行走时想要发劲,但手足不动。圈豚行走时不举足,如流水一般平稳;席上也是如此。端步行走,颐动如矢;弁行,脚尖起屦;执龟、玉等物,举起前臂拖着脚跟行走;执物行走,曳踵如梭。

注释

  1. 凡献于君:向国君进献物品。
  2. 大夫使宰:大夫派遣家宰。
  3. 于膳宰:交给膳宰。
  4. 大夫不亲拜:因为国君已回以答礼。
  5. 大夫拜赐而退:接受赐物后便退下。
  6. 士待诺而退:接受诺许后便退下。
  7. 敌者不在:敌方不来则在家待命。
  8. 大裘不裼:古代的礼服有大裘衣,穿着时应去掉裼(穿在外面的衬里)。
  9. 乘路车不式:乘车时不应举手行礼。
  10. 唯而不诺:只答应一声而不答话。
  11. 手执业则投之:手拿东西扔在地上。
  12. 食在口则吐之:嘴里的东西吐掉。
  13. 走而不趋:快步行走但不下堂。
  14. 亲老,出不易方:亲老不便移动位置。
  15. 复不过时:回来的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16. 亲色容不盛:亲的颜色容貌不如以前。
  17. 君入门,介拂:国君进门时用拂尘扫地。
  18. 大夫中枨与之间:大夫站在和中枨之间。
  19. 士介拂枨:士站在拂枨旁边。
  20. 宾入不中门:宾客进门时不得踩中门。
  21. 公事自西:公事从国君右侧出门。
  22. 私事自东:私事从国君左侧出门。
  23. 疾趋则欲发:快速行走时想要发力。
  24. 手足毋移:手脚不动弹。
  25. 圈豚行不举足:圈豚行走时不抬足。
  26. 齐如流:行动如同流水一样平稳。
  27. 端行,颐ニ如矢:端正行走时,下巴微收如箭尾。
  28. 剡剡起屦:鞋子前端翘起如箭头。
  29. 执龟玉,举前曳踵:手拿龟甲玉器,提起前部,拖住后跟行走。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礼仪规范中的许多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严格性。《玉藻第十三》主要讲述了向国君进献物品时的一系列礼节行为,如进献、拜谢、赏赐、退步等,以及不同身份的人在各种场合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礼仪文化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作用以及社会等级的划分原则。

文中多次提到“大夫拜赐”,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官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明确,而且有严格的礼仪规则来维系这一关系。再如,“疾趋则欲发”一句,描述了官员们急于完成公务的状态,这体现了古代官场的紧张氛围和效率要求。整体而言,《玉藻第十三》通过对具体场景和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