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者,是不法圣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夫存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开于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夫胡、粤之人,生而同声,耆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者有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治安策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注释】: 1.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 - 指古代的夏、商、周三个朝代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的原因。

  1. “因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 - 因为太子得到了适当的辅佐和引导。
  2. “及秦而不然” - 相对于三代,秦朝的情况完全不同。
  3. “其所上者告讦也” - 所上奏的事情都是告发他人的错误。
  4. “固非贵礼义也” - 他们更重视的是刑罚而不是礼义。
  5. “其教之力也” - 这种教诲是很有力量的。
  6. “若其服习积贯, 则左右而已。” - 如果这些教导和方法被接受并长期练习,那么他们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了。
  7. “胡、粤之人” - 这里提到的是胡人(匈奴)和粤人(南越)。
  8. “耆欲不异” - 他们的贪欲是一样的。
  9. “行者有虽死而不相为者, 则教习然也” - 即使他们在路上遇到危险,也会互相保护,这证明了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0. “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 - 因此,我认为选择身边的大臣和亲近的人进行早期教育和引导是最迫切的任务。
  11. “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 如果教育和引导做得好,那么太子就会端正,天下就会安定了。这是《尚书》中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得到祝福,那么他的子孙就可以依靠他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秦朝的政治制度,揭示了统治者的选拔、教育以及政治策略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三代之所以能长治久安,是因为他们重视辅弼太子,注重道德修养和政治智慧的培养。而秦朝却相反,它更重视刑法而不是礼义,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因此,作者强调了选择身边近臣并进行早期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同时,他还引用《尚书》中的一句话来强调统治者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贤明领导者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