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君之南乡,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答己也。乡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孔子曰:「三日齐,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乡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使阴明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溜而国主社,示本也。唯为社事,单出里。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
《礼记·效特牲》逐句翻译及赏析
译文
礼记·效特牲:
天子保存二代之后的后代,仍然尊崇贤者。尊贤不过于二代。诸侯不侍奉寓公。古代寓公不继承世系。君王南面时回答阳气的义。臣子北面时回答君的意。大夫的臣子不跪拜,并非因为尊重家臣而避开君。大夫有献物不亲近,君王赏赐不接受下拜,是为了回复自己。乡人祭时孔子朝服立在东阶上,是存念先祖神位。孔子说:“射礼以乐,何以听?何以射?”孔子说:“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孔子说:“三日齐,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孔子说:“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社祭土而主阴气。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阳之义也。日用甲,用日之始。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使阴明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溜而国主社,示本也。唯为社事,单出里。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
注释
- 天子保存二代之后的后代:指对前代遗留下来的后嗣进行保护和尊重。
- 尊贤不过二代:尊敬贤才但不超过两代。
- 寓公:借居他国的客人或官员。
- 阎:献祭的仪式之一。
- 郁鬯:一种祭祀用的酒,呈深黑色。
- 朝市:指朝廷与市集。
- 仓颉: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
- 仓颉造字:相传仓颉观察鸟兽的足迹创造了汉字。
赏析
《礼记·效特牲》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主要探讨了祭祀、家族制度以及君臣关系等主题。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可以深刻理解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文化传统。
文章首先讲述了天子对于先祖的纪念以及对贤者的尊崇,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尊祖重贤”原则。接下来,文章详细描述了祭祀的各种仪式和规矩,如祭天的仪节、祭地的习俗等,强调了祭祀活动在维持社会秩序和传承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文章还涉及了家族制度和君臣关系的讨论,通过各种礼节来规范君臣之间的行为和关系,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文章通过对具体礼仪活动的描绘,如出火仪式、祭礼过程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具体场景,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礼记·效特牲》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古代礼仪制度和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