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殇之丧者,其祭也必玄。除成丧者,其祭也,朝服缟冠。奔父之丧。括发于堂上,袒降踊,袭绖于东方。奔母之丧,不括发,袒于堂上,降踊,袭免于东方,绖即位成踊,出门哭止。三日而五哭三袒。
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
《丧服小记第十五》是一篇关于古代丧礼的文献。其中,“殇之丧者,其祭也必玄”一句中的“殇”,是指未成年夭折的孩子。因此,这里的“其祭也必玄”,意味着对于未成年夭折的孩子的祭祀,必须使用黑色。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于成年丧者的祭祀规定。“除成丧者,其祭也,朝服缟冠。”在这里,“除成丧者”指的是已经举行完葬礼的成年人;而“其祭也,朝服缟冠”则是指对于这些成年丧者进行祭祀时,需要穿着正式的朝服,并戴着黑色的帽子。
诗句描述了奔父之丧的场景。“奔父之丧。括发于堂上,袒降踊,袭绖于东方。”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儿子为了父亲奔丧时,需要在厅堂上将头发束起,在堂下脱去上衣,然后跳着表示哀悼;之后穿上麻布做的丧服,并在东方向的方位换上新的孝服。
随后的几句描述了奔母之丧的场景。“奔母之丧,不括发,袒于堂上,降踊,袭免于东方,绖即位成踊,出门哭止。”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如果儿子是为了母亲奔丧,那么在厅堂上不需要将头发束起,直接在堂上脱去上衣并跳着表示哀悼;之后穿上麻布做的丧服,并在东方向的方位换上新的孝服。
最后一句是对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的规定。“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适妇没有为舅舅守孝,那么她的姑姑就需要为她做小功。在这里,“适妇”指的是已婚女子,“舅后”指的是舅舅的妻子,而“小功”则是古代的一种丧服规格。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古代丧礼中对于不同情况的丧者所采取的不同祭祀仪式,以及对于不同亲属之间守孝的规定。通过对这些规定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生死、亲情等方面的观念和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家族伦理的重视以及对孝道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