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诗句】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译文】
君子知道学问的难易,并且了解它的美丑,才能够广泛地解释;广泛地解释之后才能够成为老师;能够成为老师之后才能够担任长官;能够担任长官之后才能够成为君王。因此,做老师的人,就是用来学习做君王的。所以选择老师不能不慎重。“记”中说:“三王四代只有他们的老师。”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啊!
【注释】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至学:最难的学问。
知:了解,认识。
博喻:广泛地解释。
为师:做老师。
为长:当长官。
是故:因此。
《记》:这里指《礼记》。
唯其师:只有他的老师。
此之谓乎:这说的不就是吗?
【赏析】
本篇主要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教育的重要性。作者强调,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善于教导学生,让学生学到真本事,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问问题。通过讲述古代三王四代重视师道的情况,来强调选师的重要性。同时,文中还提出了善学者、善问者、善待问者的三种境界,以及如何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