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

译文:

深思熟虑制定法规制度,寻找善良的行为准则,这足以让民众知道但不足以震撼大众;

寻求贤良的人并效仿他们的远见卓识,这足以令大众震动但不足以教化民众;

如果君子想要教化民众并形成良好的习俗,那他必须首先学习《学记》。

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们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和治理民众,把教育放在首位。《兑命》说:“从开始到结束都把学习作为根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不能吃,却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高的道理,不去学习却不明白它的好处。因此只有学习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教学后才会感到困难。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能进行反思,知道了困难才能自我加强修养,所以说“教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兑命》说:“学习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时候的教育者,家中有书屋,乡里设有学校,学术秩序井然,国家有学宫。每年招收学生入学读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学生们进行考核。第一年观察学生的学业是否脱离了书本而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第三年观察学生是否专心致志、团结友好地学习,第五年观察学生是否广泛涉猎学问、尊敬师长,第六年观察学生是否有独立研究的能力,第七年观察他们与同学讨论学术能否取得朋友的支持,这些都叫做初步的成就;第九年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各类知识,思想坚强而不偏激,这就叫做完全成就。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才能教化人民改变旧俗,使身边的人受到说服感化,而且远方的人也会被吸引而来,这就是大学教育的原则。《礼记》上说:“如同蛾子一样时刻在行动中磨练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