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非三年之丧,不逾封而吊。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吊礼,其待之也若待诸侯然。夫人至,入自闱门,升自侧阶,君在阼。其它如奔丧礼然。嫂不抚叔,叔不抚嫂。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
孔子曰:「凶年则乘驽马。祀以下牲。」
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妇人非三年之丧,不逾封而吊。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吊礼,其待之也若待诸侯然。夫人至,入自闱门,升自侧阶,君在阼。其它如奔丧礼然。嫂不抚叔,叔不抚嫂。
- 注释:“三年之丧”指的是父母去世后,子女在服丧期间的哀悼时间。“逾封而吊”表示超过这个哀悼时间去参加别人的葬礼。“诸侯之吊礼”指的是诸侯国之间互相访问时的礼节。“夫君”指妻子的丈夫,即国君。“闱门”是宫门,“侧阶”是台阶旁边的边阶。“君在阼”是指国君坐在东侧的台阶上。
- 译文:如果遇到三年的丧事,那么国君的妻子会回国。她回来时,将按照诸侯国的礼仪进行慰问,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诸侯国一样。当夫人到达时,从宫门进入,从侧面台阶上走,国君在主位。其余的礼节就像奔丧礼仪一样。嫂子不能安慰侄子,侄子也不能安慰嫂子。
-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
- 注释:这三种忧虑是君子可能遇到的困难。”三患”指的是三种潜在的问题或挑战。”五耻”指的是五种道德上的过失或耻辱。”居其位,无其言”意味着一个人虽然占据了一个职位,却没有说出应有的话语。”有其言,无其行”意味着一个人虽然发表了言论,却没有实际行动。”既得之而又失之”和”地有余而民不足”都是指道德败坏的情况。”众寡均而倍焉”意味着虽然人数相同但力量却不平衡。
- 译文:君子有三种忧虑:第一种是没有得到新知识,第二种是学到了新知识却不能实践出来,第三种是虽然学到了知识但却失去了它,这些都是君子所感到羞耻的。君子有五种耻辱:第一种是占据一个位置却没有说该说的话,第二种是有话要说但没有去做,第三种是得到了某种东西然后又失去了,这些都是君子所感到羞耻的。第四种是地方宽裕却民众贫穷,第五种是人多势均但又力量不平衡,这些都是君子所感到羞耻的。
- 孔子曰:「凶年则乘驽马。祀以下牲。」
- 注释:孔子说:“在饥荒的时候,就用劣马代替好马;祭祀的时候只用牲畜的下部作为祭品。”
- 译文:孔子说:“在灾害年头,就要乘坐劣马;在祭祀时,只使用牲畜的下部作为祭品。”
- 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注释:恤由去世了,哀公派人让孺悲去向孔子学习丧礼,孔子就根据士丧礼制定了一套丧礼规则。子贡去观看了蜡祭的仪式。孔子问:“赐啊,你高兴吗?”子贡回答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像疯了一样,我不知道我是否感到快乐!”孔子说:“制作一百天的蜡像和一天的祭物,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张而不弛,是文德武功都不能做到的;弛而不张,也是文德武功都不能做到的。只有掌握了适度放松与紧张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文武之道。”
- 译文:因为有人去世了,哀公派孺悲向孔子学习丧礼。孔子就根据士丧礼制定了一套丧礼规则。子贡观看了蜡祭的仪式。孔子问:“赐啊,你高兴吗?”子贡回答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像疯了一样,我不知道我是否感到快乐!”孔子说:“制作一百天的蜡像和一天的祭物,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文德武功都不能做到的是,张而不弛;文德武功都不能做到的是,弛而不张。只有掌握了适度放松与紧张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文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