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以此坊民,民犹有自献其身。《诗》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子云:「礼,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坊民,阳侯犹杀缪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子云:「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故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则不入其门。以此坊民,民犹以色厚于德。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以此坊民,民犹淫逸而乱于族。子云:「婚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之违也。」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礼记·坊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礼仪书籍,其中记录了许多关于礼仪的规定和原则。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古代礼仪中对于男女交往的一些规定和限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诗中提到了“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礼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交往的,通过区分和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使得人们之间没有嫌疑,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这是古代礼仪的一个重要目的。
诗中描述了男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如“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意思是说,男女之间如果没有媒人和礼物作为媒介,就不敢轻易地见面交往,担心会因为男女之间的界限模糊而产生误会或麻烦。这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措施。
诗中强调了婚姻的重要性,如“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意思是说,娶妻子不应该选择同姓的人,这样可以保持家族的血脉纯正和身份的区别。这是对于婚姻关系的一种要求。
在描述宴会礼仪时,诗中提到了“子云:「大飨废夫人之礼。」故阳侯犹杀缪侯而窃其夫人。”意思是说,在重要的宴会上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不应该随意改变原有的规矩。这是对于宴会礼仪的一种规范。
诗中还提到了对于寡妇、朋友、夫妇关系的处理方式,如“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这些都是古代社会对于不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和规范。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规定和原则的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男女交往、婚姻、宴会礼仪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和规范。这些规定和原则在当时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