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为。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擒其四将,获其人为,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诗句

让县自明本志令
这句诗出自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中,“让县”意味着放弃官职,“自明本志”则是指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目标。整句诗反映了曹操在担任郡守后,为了树立名誉,主动去除不公之事,并以此作为自己政治生涯的起点。

译文

曹操放弃郡守职位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想要建立良好的名誉,为世人所知,因此开始实施政治改革,以期建立长久的声誉。

注释

  • 让县:指放弃了郡守职位,选择退隐。
  • 自明本志:表明曹操有明确的志向和目标。
  • 政事:指政治管理和治理。
  • 政教:政治和教化,即治理国家的方式方法和政策。
  • 岩穴:山间的洞穴,比喻隐居之处。
  • 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意思是天下人的普通见识和愚蠢。
  • 好作政教:喜欢做政治和教化工作。
  • 强豪:强大的富豪或贵族。
  • 家祸:家庭灾难或祸患。
  • 病还:因病而离职。
  • 归乡里:返回家乡。
  • 四时:四季,这里指一年四季。
  • 筑精舍:建造简陋但清净的住所。
  • 求底下之地:寻找合适的居住地。
  • 泥水:泥土和水,这里指隐蔽之所。
  • 绝宾客往来之望:断绝与宾客往来的念头。
  • 征西将军:古代官名,此处指将军的头衔。
  • 题墓道:在坟墓前刻写文字纪念。
  •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是曹操为自己题写墓碑上的词句。

赏析

这段诗体现了曹操的政治理念和生活态度,他不仅追求个人名誉和权力,更注重通过政治行动来改善社会状况。通过放弃官职、进行政治改革等手段,曹操试图建立一个清明、公正的政治环境,并以此赢得世人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同时,诗中也展现了曹操对家族安危的忧虑,以及因健康原因不得不离开仕途的决定。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曹操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