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译文
鸿雁从塞北飞出,却来到无人的荒乡。
展翅飞翔数万里,行止自然形成行列。
冬天食用南国的稻谷,春天又向北飞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飘荡远扬。
长与故根断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赏析
这首诗以鸿雁出塞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图。鸿雁象征着远方和自由,而它们却来到了无人的荒乡,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接下来,诗中描写了鸿雁在冬季和春季的不同生活状态,以及它们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然而,这种情感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因为征夫们被迫离开家乡去征战边疆。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他们如同戎马一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表现出对家国的责任和担当。然而,时间的流逝也让诗人感到岁月的无情,他们在逐渐衰老,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最后两句,诗人用神龙、猛兽和狐狸的比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鸿雁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深深眷恋和责任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