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轲也。」
诗歌逐句翻译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解释与注释:“既至秦”指的是燕太子丹到达秦国之后;“持千金之资币物”意味着携带大量珍贵的金钱作为礼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表示通过丰厚的礼品向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表达善意和尊重。
-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 解释与注释:“嘉为先言于秦王”指的是蒙嘉首先向秦王陈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说明燕太子丹真诚地表达了对秦王强大威力的敬畏;“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表明燕国没有勇气抵抗秦国;“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表示燕国愿意成为秦国的臣属,按照诸侯的标准来贡献贡赋;“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意味着这样可以让燕王继续维护其祖先的基业。
- 秦王闻之,大喜。
- 解释与注释:“秦王闻之”指的是秦王听闻了上述言论或请求;“大喜”表明秦王非常高兴。
-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 解释与注释:“乃朝服”表示秦王开始穿戴正式的朝服;“设九宾”通常指在正式场合下举行的最高级别的欢迎仪式;“见燕使者咸阳宫”指的是在咸阳宫接见来自燕国的使者。
-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 解释与注释:“荆轲奉樊于期头函”指的是荆轲拿着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礼物进入;“秦武阳奉地图匣”则是指秦武阳拿着地图盒子。
-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解释与注释:“至陛下”说明荆轲已经走到了秦王面前;“武阳色变振恐”描述了秦武阳因紧张而脸色大变;“群臣怪之”表明其他官员对此事感到惊讶;“荆轲顾笑武阳”显示了荆轲对秦武阳的恐惧态度有所嘲笑;“前为谢曰」”说明了荆轲上前道歉并解释原因。
-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 解释与注释:“秦王谓轲曰”指秦王对荆轲说;“起,取武阳所持图”表示秦王让荆轲起身并取得他手中的地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解释与注释:“轲既取图奉之”说明荆轲已经将地图交给了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描绘了随着地图被打开,隐藏其中的匕首显露出来的情景。
-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
- 解释与注释:“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表示荆轲利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说明了他用右手持匕首进行抵抗。
-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 解释与注释:“未至身”意味着匕首距离秦王非常近但还未触及身体;“秦王惊”表明秦王受到惊吓;“自引而起,绝袖”描述了秦王为了保护自己而迅速站起来并且切断了自己的衣袖。
- 拔剑,剑长,掺其室。
- 解释与注释:“拔剑”表示荆轲拔出自己的佩剑;“剑长,掺其室”说明剑非常长,足以刺入秦王的房间。
- 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 解释与注释:“时怨急”意味着当时的情况很紧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说明由于剑太锋利且坚硬,所以不能立即拔出。
-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 解释与注释:“荆轲逐秦王”表示荆轲追赶秦王;“秦王还柱而走”描绘了秦王为了躲避荆轲的攻击而退到柱子后面逃跑的场景。
-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解释与注释:“群臣惊愕”说明在场的官员们感到非常惊讶;“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表示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失去了正常的应对策略。
-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在紧张时刻大臣们没有武器可用的原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指出所有的大臣在宫廷内是不允许携带兵器的。
-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 解释与注释:“诸郎中执兵”意味着许多侍卫人员手持武器;“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说明了这些卫兵被安排在宫殿下面,除非有特别的命令否则不能登上宫殿。
-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 解释与注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表示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召唤到士兵前来帮忙;“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描述了在这种情况下,荆轲试图追逐秦王但没有成功,而是用手与他搏斗。
-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话提到了一个名叫夏无且的医生,他使用了随身携带的药囊来攻击荆轲;“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说明这个动作是通过使用药囊来进行的。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从,左右曰:「王负剑!王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从。」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话描述了秦王在逃避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心理状态;“王还柱还柱走”描绘了秦王在混乱中的奔跑;“卒惶急不知所从”表明他感到困惑和恐慌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行动。
- 左右欲击之,尚幸而得脱于前。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话讲述了左右卫士想要攻击秦王却最终未能成功的情况;“左右欲击之”表明他们想要攻击秦王;“尚幸而得脱于前”表示幸运的是他们没有能够成功击中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