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于是使人发驺,徵庄辛于赵。庄辛曰:「诺。」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鈆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诗句释义

1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 关键词: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侈靡、国政、郢都、危。
  • 释义: 襄王身边有左州侯和右夏侯,他们的随从中有鄢陵君和寿陵君,他们专一沉溺于淫逸奢侈中,完全忽视了国家大事,楚国的国都郢城必将面临危险。
  1.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
  • 关键词: 老悖、祅祥。
  • 释义: 襄王认为庄辛过于固执,甚至怀疑他预言楚国将会有灾异(祅祥),这让他感到困惑。
  1. “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 关键词: 必然、国祅祥、幸四子、灭亡。
  • 释义: 庄辛确实看到了楚国未来可能会发生灾难(必然)的事实,但他并不想因此预言楚国会有灾异(祅祥)。因为如果君王始终宠爱四位大臣,楚国必然会灭亡,所以他提出建议离开楚国到赵国去观察形势。
  1.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于是使人发驺,徵庄辛于赵。庄辛曰:「诺。」
  • 关键词: 去、赵、留五月、鄢、郢、巫、上蔡、陈地、征召、邹、楚。
  • 释义: 庄辛离开了赵国,停留了五个月的时间。当秦国最终攻下了楚国的鄢、郢、巫、上蔡、陈等地后,秦国派人前往赵国,征召庄辛回秦。
  1. “庄辛曰:「诺。」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 关键词: 诺、寡人、用、话、事至、之何。
  • 释义: 庄辛同意了秦国的征召,到达秦国。这时,楚襄王问:“我如果不采纳您的意见,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办?”
  1.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关键词: 鄙语、兔、狗、羊、补牢、未迟。
  • 释义: 庄辛引用了一个谚语:“看到兔子却回头望狗,不算晚;丢失羊只才修补羊圈,也不算晚。”用来说明,如果及时醒悟并改正错误,还来得及。
  1.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 关键词: 汤、武、桀、纣、百里、天下亡、楚国、绝长续短、数千里、桀纣。
  • 释义: 庄辛说:“以前商汤和周武王凭借方圆千里的小国就建立了伟大的功业,而夏朝的夏桀和商朝的商纣却由于贪图享乐和荒淫无度而导致国家灭亡。现在楚国虽然国土狭小,但只要努力弥补缺陷,依然可以保持数千里的疆域,更何况只是失去了一些地方呢?”
  1.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鈆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蜓虽然很小,但是黄雀因此而得志。它俯首啄食蚊子,抬头吃甘霖,自认为无忧无虑,与人无争。不知道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拿弹丸,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头顶之上,然后被蝼蚁吃掉。”
  • 关键词: 独见、六足四翼、飞翔、俯啄、仰承、无患、与人无争、五尺童子、调鈆胶丝、四仞之上、蝼蚁食、黄雀得志、手弹弓、弹丸、公子王孙、左手、右手、顶上。
  • 释义: 庄辛通过比喻指出,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那样,人们应该意识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可能随时会遭遇不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