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曰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嬴政,是秦国的第三位君主,原名赵政,后来因避讳而改为“嬴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也就是秦昭王的孙子。在赵国做人质期间,秦始皇对吕不韦的姬妾一见钟情,并成功娶她为妻,生下了他。他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即农历的正月。秦始皇即位后,改年号为“始皇元年”,这一年标志着他正式登基成为皇帝。
秦始皇帝即位之后,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这些改革巩固了他的统治,也为后来的秦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政策包括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法制的建设。他还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大型工程,以防御外侵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秦始皇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兵马俑制作和焚书坑儒事件,这些行为虽然引起了后世的争议,但也显示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决心和魄力。
秦始皇的统治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有所贡献。他下令修建了阿房宫,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之一。此外,他还组织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的修建,有效地解决了关中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还派遣徐福等人东渡寻访长生不老之药,虽然未能成功,但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长生不死的追求。
秦始皇的暴政也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反抗。他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和残酷的刑罚,使许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统治方式也被视为专制和独裁的象征,最终被历史证明为短命和失败的。尽管秦始皇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的。他的统一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举措,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他的统治手段残酷,但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和复杂的。
秦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成就和错误都值得我们深思。他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其影响却深远,成为了后世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既要看到他的伟大,也要理解他的过失。他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