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东上泰山,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
四月,还至奉高。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不经,难施行。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颇以加祠。兕旄牛犀象之属弗用。皆至泰山然后去。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翻译:
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
三月,武帝东巡至缑氏,举行登中岳太室(即嵩山)的礼敬。从官在山下听到若有言“万岁”的声音,向上问,上不言;向下问,下也不说。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供奉祭祀,名为崇高邑。东上泰山,山上草木尚未生长,便令人立石于泰山之巅。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汉武帝东巡途中的重要事件。首先,武帝在缑氏举行了登中岳太室的礼仪,这一举动可能象征着他对国家和神灵的虔诚敬意。其次,从官在山下听到“万岁”的声音,可能是民间对武帝的赞颂,也可能是某种神秘力量的暗示。然后,武帝以三百户封太室,供奉祭祀,这是对太室神的尊重和祈求保佑。最后,武帝东上泰山,山上草木尚未生长,却让人立石于泰山之巅,这可能是为了显示他的权威和决心。整体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汉武帝的威严和求道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