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坛放薄忌泰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其下四方地,为餟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已祠,胙馀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及腊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

诗句

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坛放薄忌泰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其下四方地,为餟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已祠,胙馀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译文

汉武帝开始进行郊祀活动,到达陇西,向西登上空桐山,然后前往甘泉宫。让祠官宽舒等人准备好泰一祠坛的仪式,这个坛比薄忌泰一坛稍大一些,一共有三个台阶。五帝的坛环绕在这些坛下面,每个坛的位置都按方位布置好,其中黄帝位于西面,清除了通往西方的八条通道。泰一的祭祀用品和雍的祭祀用品一样,但是添加了一些醴、枣脯之类的食品,还宰杀一头牦牛作为祭器的牲牢。只有五帝的祭品中才有俎豆和醴酒的献祭。在祭坛下的四边地方,用来祭祀群星以及北斗星。祭祀结束后,祭祀剩余的肉和祭器都被焚毁。祭坛上的牛是白色的,中间是一只鹿,鹿旁边是一只猪,猪被水淋湿了。在祭祀太阳的时候使用的是牛,在祭祀月亮的时候使用的是羊或猪。泰一的祝宰穿着紫色的衣服和绣有图案的衣服。五位帝皇各自按照颜色来着装,日帝穿着红色的衣服,月帝穿着白色的衣服。

注释

  • 上遂郊雍:汉武帝开始进行郊祀活动。
  • 至陇西,西登空桐山:到达陇西之后,继续向西攀登空桐山。
  • 幸甘泉:前往甘泉宫。
  • 令祠官:命令祠官准备祭祀仪式。
  • 放薄忌泰一坛:将薄忌的泰一坛作为参照来建造新的祭坛。
  • 三垓:三个台阶。
  • 五帝坛环居其下:五帝的坛环绕在下面的各个坛旁。
  • 黄帝西南:黄帝所在的方向是西面。
  • 除八通鬼道:清除通往西方的八条通道。
  • 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泰一会使用像雍一样的物品来进行祭祀。
  • 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宰杀一头牦牛作为祭器的牲牢。
  • 餟食群神从者及北斗:祭祀天地群神和北斗星。
  • 已祠,胙馀皆燎之:祭祀结束后,剩下的祭祀物品都会被焚毁。
  • 衣上黄:祝宰们穿着黄色的衣服。
  • 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祝宰们宣读祭文。
  • 衣上黄:祝宰们穿着黄色的衣服。
  • 祠列火满坛:祭坛周围布满了祭祀用的火光。
  • 坛旁烹炊具:祭坛旁边放着烹饪用具。
  • 有司云”祠上有光焉“:负责管理的人说祭坛上有光芒出现。
  • 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公卿们称皇帝第一次郊祀时在云阳见到泰一神,负责祭祀的官员准备了珍贵的礼物和牲畜进行供奉。
  • 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晚上出现了美丽的光,到了白天,黄色的光芒直达天际。
  • 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太史公、祠官宽舒等人说: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汉武帝时期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诗中详细叙述了武帝到陇西、空桐山等地祭祀祖先与神灵的过程,展示了古代帝王对于天地自然崇拜的深厚情感及其对国家安定繁荣的重视。诗中的仪式复杂且讲究,体现了古代祭祀礼仪的严谨性。同时,通过对祭祀用品、祭器、色彩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汉代祭祀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此外,通过描绘祭祀过程中出现的祥瑞现象,反映了古人对神灵敬畏之心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