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五年,复至泰山修封,还过祭常山。
今天子所兴祠,泰一、后土,三年亲郊祠,建汉家封禅,五年一修封。薄忌泰一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宽舒之祠官以岁时致礼。凡六祠,皆太祝领之。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祀,去则已。方士所兴祠,各自主,其人终则已,祠官弗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言,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览焉。至若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焉。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下面是对《史记·十二本纪·孝武本纪》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 诗句释义:《史记·十二本纪·孝武本纪》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等活动。
- 译文:汉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间,他特别敬信鬼神之祀。第二年,武帝第一次到雍进行郊祭,并见到五畤。
- 注释:汉武帝刘彻,即孝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继位的时间是公元前141年(汉景帝中元六年),即位后继续扩展汉朝的疆域,对外战争取得显著胜利。
- 赏析:汉武帝时期,国家安定,经济繁荣,对外扩张取得了重大胜利。他在文化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如修建长城和太初历的制定等,使得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同时也有迷信活动盛行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
通过对《史记·十二本纪·孝武本纪》的逐句解读,可以看到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对外扩张的辉煌成就,也有因迷信活动而引发的争议。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