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珪币杂异焉。

《封禅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篇历史文献,记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活动及其相关礼仪和传说。以下是对《封禅书》中部分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
  • 译文:秦始皇上泰山时,在半山腰遇到暴风雨,在一棵大树下休息。
  • 注释:始皇(秦始皇)是指秦朝的第一位皇帝嬴政,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上泰山”指的是前往泰山进行祭祀或封禅的活动。”中阪遇暴风雨”描述了他在登山途中遇到了恶劣的天气情况,即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表示他选择在大树下避雨并稍作休息。
  • 赏析:这段描述反映了古代帝王出行时可能遇到的自然挑战,同时也展示了秦始皇的坚韧与果断,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前进的决心。
  1. 诗句原文: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 译文:由于儒学之士已被罢黜不用,他们无法参与到封禅仪式中的礼仪活动中,当听到始皇在山上遇到风雨,就批评他。
  • 注释:”绌”意为被贬退或排除在外。”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说明儒生们失去了参加封禅典礼的资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表明儒生们对此感到不满并进行了批评。
  • 赏析:这一段展现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以及儒生对秦始皇行为的批判态度。
  1. 诗句原文: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
  • 译文:于是秦始皇便开始向东巡游至海,举行祭祀活动,拜祭名山、大河和八种神祇,寻求仙人羡门之类的人物。
  • 注释:”遂”表示随后或然后;“求仙人羡门之属”指追求传说中的神仙和方术士。”八神”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八个守护神或神灵;“羡门”是一种传说中的仙人名字。
  • 赏析:这段描述体现了秦始皇对长生不老和超凡力量的追求,以及他对宗教和文化迷信的重视。
  1. 诗句原文: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
  • 译文:八神自古以来就有,有人说太公(姜尚)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 注释:”或曰”表示有人这样说。”太公”指的是姜尚,他是周文王的重要辅佐,后被封为齐国的开国君主。这里的”作之”意味着创制或创造。
  • 赏析:这一部分揭示了古代中国对神灵起源的不同解释和信仰体系。
  1. 诗句原文: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
  • 译文:齐国之所以被称为齐,因为崇拜上天(天齐)。至于祭祀何时开始已无从知晓。
  • 注释:”以天齐也”指的是齐国尊崇上天作为其统治的精神象征。”其祀绝莫知起时”说明齐国的祭祀传统已经中断,具体的起源时间已经不可考。
  • 赏析:这段话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国家和宗教仪式的连续性和变迁的思考。
  1. 诗句原文: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珪币杂异焉。
  • 译文:八种神衹分别是:一是天主,祭祀天齐;二是地主,祭祀泰山的梁父山;三是兵主,祭祀蚩尤;四是阴主,祭祀三山;五是阳主,祭祀之罘山;六是月主,祭祀之莱山;都在齐国以北,靠近渤海。七曰日主,祭祀成山;八曰四时主,祭祀琅邪山。所有这些地方都用一套祭品来祭祀,而巫师和祭司根据需要增减祭器和祭品,使用的玉帛等物品各异。
  • 注释:”八神”指的是中国神话中提到的八个守护神或神灵。”皆各用一牢具祠”意味着这些地方都按照一套完整的祭祀程序来进行祭祀。”巫祝所损益”表示巫师和祭司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祭祀仪式进行调整和变更。
  • 赏析:这段描述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不同地区对各种神灵进行祭祀的文化实践,展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史记·八书·封禅书》不仅是了解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的宝贵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封禅书》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政治哲学以及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认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