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馀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填星出如瓜,食顷复入焉。”有司皆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祠太一。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太祝之享。”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是岁旱。于是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还至瓠子,自临塞决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将卒塞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是时既灭两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

封禅书译文

史记·八书·封禅书原文:
是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馀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填星出如瓜,食顷复入焉。”有司皆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祠太一。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太祝之享。”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是岁旱。于是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还至瓠子,自临塞决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将卒塞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赏析

这段文字记录了汉武帝时期对封禅礼的隆重典礼和相关活动。从天文观测、祭祀神灵、以及治理水患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古代帝王对于天地神灵的崇敬与敬畏。其中,王朔的望气术预言了封禅的吉兆,而公孙卿则描述了神人的出现以及天子对此的虔诚祈祷。同时,文中提到的各种祭祀仪式和治理国家大事也体现了《封禅书》作为历史文献的丰富内涵。

  1. 天文与封禅关系:文中提到“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填星出如瓜,食顷复入焉’”,表明天文现象被用来预示封禅的吉祥和成功。这反映了汉代统治者试图通过观察天文变化来预测和引导国家的吉凶祸福。

  2. 封禅的意义和影响:文中详细记录了汉武帝进行封禅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祭祀天地神明、祈祷国家太平等。这些活动不仅显示了帝王对天地的尊敬,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封禅这一宗教仪式的重视程度。

  3. 政治与宗教的结合:封禅活动中涉及的政治和祭祀活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古代中国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特点。通过举行封禅大典,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同时也强化了皇权的神圣性。

  4. 自然灾害应对:在文中提到的“使二卿将卒塞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一节,反映了汉武帝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所采取的措施。这表明封禅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5. 历史记载的价值:作为《史记》的一部分,《封禅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汉武帝时期的大量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以及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