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都大兴卒塞之。
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候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 西门豹在魏国担任官员期间(约前260年),利用漳河水力成功治理了邺地,使该地成为富饶之地,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条件。他动员民众开凿水渠,引导水源,使得当地农田得以灌溉,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多。西门豹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和卫生条件,提升了邺地的整体生活水平。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都大兴卒塞之。”}
{ 汉朝建立初期面临许多水利问题。在汉文帝时期(前179年—前157年),黄河曾经多次泛滥导致灾害,特别是在西汉初期,黄河曾多次冲毁堤岸,造成严重的洪水灾害。汉文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命令官员进行大规模的河流整治工作,其中包括修复和加固金堤。这次事件是汉朝初期一次重要的水利工程。}
{ 汉兴后,面对频繁的水患,汉武帝刘彻继位后,采纳了汲黯的建议,开始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以加强国家的水利基础设施。此次工程不仅增强了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候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 元光年间(公元前130年至公元前129年),一场特大的黄河水患发生在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一带。由于连续不断的暴雨和黄河上游的大量泥沙淤积,导致河道堵塞严重。这场大洪水对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许多农田被淹没,房屋被冲毁。然而,朝廷并未因此放弃治水的努力,而是继续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