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于是公卿言“郡国颇被菑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赋,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商贾滋众。贫者畜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一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以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
诗句
-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这里的“有司”指的是负责的官员们,他们提出了三铢钱的重量不足、容易成为奸商的工具的问题,因此请求各郡国铸造五铢钱代替三铢钱。“周郭其下”意味着铸造时将五铢钱底部周围加固,以防止被刮取。
-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这里提到两位官员——孔仅和咸阳,他们建议国家应该将山海资源(如矿产)归由少府管理,而皇帝不应该私自占有,而是将其委托给大农去承担赋税的任务。
- 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如果一个郡没有铁矿,那么政府会在那里设立小型铁官,并直接隶属于当地的县。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资源的控制以及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 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政府派遣孔仅和东郭咸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盐铁交易的管理和官方操作,同时任命富有的盐铁商人为官吏。
- 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随着盐铁官员的增多及选拔标准放宽,商人的数量也在增加,这反映出当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由于货币的变化,许多商人囤积物资以追求利润。
- 于是公卿言“郡国颇被菑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赋,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商贾滋众。贫者畜积无有,皆仰县官。:面对郡国遭受灾害的情况,一些公卿提出迁移贫困民众到富裕地方的建议,同时减少皇室的膳食费用并使用国库资金来帮助农民。
- 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以前对于乘坐马车或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他们的财产是有一定限制的,现在则恢复这一政策。
- 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一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以一算。:对于那些拥有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或其他手工业的商人,以及非官吏身份的商人来说,他们的财产可以按比例征税;而对于骑兵、官员等特殊身份的人来说,则免税。
- 船五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超过一定长度的船只也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款;如果商人隐藏自己的财产,或者不能完整报告自己的财产情况(即“匿不自占”),那么他们需要为边疆服役一年,其财产将被没收。
- 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如果有人能够揭发隐瞒财产的人,那么这个人可以获得一半的财产作为奖励。对于那些持有市场许可证的商人及其家属,不允许他们拥有农田和土地,以便鼓励农业发展。
译文
当三铢钱变得轻贱且容易成为欺诈工具时,有关部门提议让各郡国铸造五铢钱替代三铢钱。为了确保无法被刮取,铸造过程中会在五铢钱底部周围加了一圈金属。
大农部长孔仅和咸阳提出,山海资源(如矿产)应该归国家所有,而不是由皇帝个人所有。如果他们所在的郡没有铁矿,那么应在当地设立小型铁官,并直接隶属于当地县。
孔仅和咸阳还主张,全国范围内的盐铁贸易应当交由大农部门管理,同时提拔富有的盐铁商人担任官吏。
由于食盐和铁的价格波动导致商人囤积大量货物谋取私利,因此公卿大臣提议招募贫民迁往富裕地区。同时,皇帝决定减少膳食支出,使用国库资金帮助农民。
为了平衡税负,减少商人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一些曾经享受税收优惠的商人(如骑兵、官员)现在需要按照正常税率纳税。此外,那些超过一定长度的船只也要缴纳税款。
如果有人能够揭发隐瞒财富的商人或者未能完全申报自己的财产情况,那么这个人将会获得一半的财产作为奖励。对于那些持有市场许可证的商人及其家属,禁止他们拥有农田和土地,以确保农业发展。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决策。通过描述政府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以及社会管理方式,展现了汉代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财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策略。诗中涉及的税收制度、市场调控、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汉代对于国家财政稳定和农业支持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财富分配和阶级流动的态度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