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告缗。他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再百斤焉。

是岁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

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彊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彊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翻译:弘羊又请求允许官吏能够入粟补官,以及罪犯可以赎罪。命令百姓能够入粟到甘泉各有差等奖赏,以免除终身赋税,不告发商人牟利。他郡各自输送急需的地方的物资,而各农各致粟,山东漕运每年六百万石。一年之内,太仓、甘泉仓满。边境多余的粮食及各种物品都平均地输往帛五百万匹。民众没有增加赋税而天下却富足了。于是弘羊被封为左庶长,黄金有二千斤之多。

  1. 小旱灾,皇帝要求官员祈雨,卜式说:“县官只负责租税和衣服税而已,现在弘羊让官吏坐市列肆,贩卖货物谋求私利。杀了弘羊天就会下雨。”
  2. 司马迁说:商业交易的道路畅通,龟贝金钱刀布等货币兴盛了。这些货币的起源非常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无法详细记载。因此史书中记载唐虞之际的情况,《诗经》记述商周时期的情况,安定时就重视学校教育,先本后末,以礼义来防范利欲。世事变化多端,故而物盛则衰,时极则转,一质一文,始终的变化也。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适宜种植农作物而纳贡,汤武继承了旧弊改变政策,使人民不倦怠,每个人都兢兢业业为治理努力,稍微有些衰退和衰弱。齐桓公用管仲之谋,掌握轻重的政策,拓展山海的资源,以朝拜诸侯,用区区齐国成就了霸业。魏用李克,充分利用土地力,成为强大的国家。自此以后,天下在战国争雄,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所以普通人中的富者或积累大量财富,而贫者可能连糟糠都吃不饱。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可能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国,终于统一了整个中国。虞夏时期的货币有三品,有的黄金,有的白铜,有的赤金。或者钱,或者布,或者刀,或者龟贝。到秦朝时,中原一个国家的货币分为两个等级,黄金作为上币。铜钱上面写着半两字样,重量与上面的文字相符,作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为器饰宝藏,不为货币。然而这些货币随时而轻重无常。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古时候常常竭尽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还认为自己不足。无异故云,事势的相激使然,何足怪焉。

注释译文及赏析:

  1. 小旱灾
  • 背景:天气干旱,导致灾害的发生。
  • 反映的问题:旱灾反映了自然灾害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结果:皇帝下令官员祈雨,但未能如愿,卜式提出了解决方案。
  1. 弘羊的请求
  • 目的:希望天子同意其提议,减轻赋税和劳役。
  • 影响:这一措施使得百姓得以减免负担,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安定与和谐。
  1. 卜式的回应
  • 态度:虽然不满,但愿意接受建议。
  • 行动:通过占卜的方式向皇帝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期望。
  1. 弘羊的平准政策
  • 内容:允许商人和官吏入粟补官,罪犯可以赎罪。
  • 效果:这一政策旨在稳定国家财政和经济秩序。
  1. 社会反应
  • 民众的反应:虽然增加了税收和劳役,但也得到了一些实际的好处。
  • 商人的态度:虽然受到了限制,但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1. 经济影响
  • 物价波动:由于政府的干预,物价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稳定。
  • 贸易的发展:尽管存在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1. 政治意义
  • 社会稳定:平准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 权力制约:通过限制商人和官吏的权力,增强了皇权的力量和威严。
  1. 历史评价
  • 正面评价:认为弘羊的政策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 负面评价:也有人批评这一政策过于严苛和苛刻,不利于经济发展。
  1. 文化影响
  • 经济思想:这一政策体现了古代经济思想和治国理念的结合。
  • 文化价值:对于后世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