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王馀祭三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吴太伯(吴王诸樊)去世,他的兄弟余祭被命为继承人。余祭想要按照次序继承王位,但必须把国家传给季札,以表示先王寿梦的意愿,并且赞扬季札的道义。兄弟们都希望将国家传给季札,以便逐渐继承国家的政权。季札被封在延陵,所以被称为延陵季子。

余祭即位三年后,齐国相庆封因有罪逃到吴国。吴国授予庆封朱方县作为奉邑,并娶其女为妻,生活富裕。

吴国派出季札出使鲁国,请求观赏周朝的乐舞。季札演唱了《周南》、《召南》。他说:“美哉,此基之已矣,犹未也。勤而不怨。”接着演唱了《邶风》、《鄘风》、《卫风》。他说:“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演唱了《王风》。他说:“美哉,思而不惧,此东国之音乎?”然后演唱了《郑风》。他说:“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演唱了《齐风》。他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然后他演唱了《豳风》。他说:“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此周公之东乎?”之后演唱了《秦风》。他说:“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此周之旧乎?”演唱了《魏风》。他说:“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演唱了《唐风》。他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演唱了《陈风》。他说:“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没有人提出批评。演唱了《小雅》。他说:“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此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演唱了《大雅》。他说:“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此文王之德乎?”演唱了《颂》。他说:“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看到舞象箾、南龠时说:“美哉,犹有感。”看到舞大武时说:“美哉,此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看到舞韶护时说:“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看到舞大夏时说:“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看到舞招箾时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