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诗句原文: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译文:
九年,晋国攻打郑国。晋悼公在卫国为鲁襄公加冕,季武子跟随,参与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成三个军。
十二年,鲁国去朝见晋国。第十六年,晋平公登基。第二十一年,鲁国去朝见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二十五年,齐国的崔杼杀害了其国君庄公,立其弟弟景公为君。
二十九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到鲁国,询问鲁国的周代音乐,完全了解其意图,鲁国人对他非常尊敬。
三十一年六月,鲁襄公去世。同年九月,太子也去世。鲁国人立齐国回国的儿子裯为君,这就是昭公。
昭公十九岁时,仍然有童稚之心。穆叔不愿意立他,说:“太子死后,如果有母弟可以即位,就不立即立年长的。如果年岁相等则选择贤能的人担任国君,如果意义相同就占卜一下。现在裯不是嫡长子,而且又在守丧时心神不定面带喜色,如果果然即位,必然成为季氏的忧患。”季武子不听穆叔的意见,终于立了他。等到安葬的时候,更换三次丧服。君子评论道:“这是不能长久的征兆啊!”
昭公三年,去朝见晋国直到黄河边,晋平公表示感谢并退还鲁国的使团,鲁国感到耻辱。第四年,楚灵王在申地会见诸侯,昭公称生病不去拜访。第七年,季武子去世。第八年,楚灵王建造了章华台,召见昭公。昭公前往祝贺,赏赐给昭公许多珍贵的物品;但后来又后悔了,再次骗取这些东西。第十二年,鲁国朝见晋国直到黄河边,晋平公表示感谢并将鲁国的使团送回。第十三年,楚国公子弃疾杀死了其国君灵王,取而代之成为君位。第十五年,鲁国去朝见晋国并在晋昭公下葬后停留,晋国扣留了鲁国的使团来帮助安葬晋昭公,这使鲁国感到耻辱。第二十年,齐景公和晏子一起去狩猎直至尽头,于是进入鲁国访问礼节问题。第二十一年,鲁国去朝见晋国直到黄河边,晋平公表示感谢并将鲁国的使团送回。
赏析:
《史记·三十世家·鲁周公世家》是关于春秋时期鲁国的重要史料之一。通过此篇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鲁国自西周到秦末的历史发展及其政治变迁。文章不仅详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周公辅佐武王、成王等重要角色以及鲁国与其他诸侯国的交往情况,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态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和分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进而理解历史的深层次含义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