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于君。”太子于是祭其母齐姜于曲沃,上其荐胙于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原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于君。”太子于是祭其母齐姜于曲沃,上其荐胙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原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译文:
献公十九年说:“我们晋国的先君庄伯和武公曾经讨伐过晋国的混乱时期,而虢国的国君经常帮助我们进攻我国,又藏匿了我国的逃亡公子,实在是在作乱。若不杀掉这些乱臣,将来恐怕会给我们的后代带来忧虑。”于是派荀息用屈地产的车马借路经过虞国。虞公同意借路,然后进攻虢国,夺取了下阳回晋国。
献公私下里对骊姬说:“我想废掉太子,改立奚齐为太子。”骊姬哭泣说:“太子的即位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多次领兵打仗,百姓都支持他,怎么可以因为贱妾的缘故废除嫡子而立庶子呢?大王您一定要这么做,妾宁愿自杀。”骊姬假装称赞太子,暗地里却派人去诋毁、诬陷太子。而想拥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
二十一年,骊姬对太子说:“你梦见齐姜,赶快到曲沃去祭祀她,把祭品带回献给国君吧。”太子于是在曲沃祭祀了自己的母亲齐姜,把祭祀用的祭品呈给献公。献公当时正在狩猎,把祭品放在宫中。骊姬让人把毒药放在祭品里。过了两天,献公狩猎回来,厨房的人端上了祭品献公。献公想享用它。骊姬在旁边制止了他,说:“这个祭品是从很远的地方拿来的,应该试试看。”祭祀土地的时候,土地变黑了;祭祀狗的时候,狗死了;祭祀小臣的时候,小臣也死了。骊姬哭着说:“太子这样做太残忍了!他的父亲想要杀死他来取代他,何况是其他人呢?况且您已经老了,早晚要死去,还不能等待就想要杀死他!”对献公说:“太子这样做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他的母亲和他的儿子的关系。如果早点把他赶走,我还不如自杀算了,不要白白让母子被太子所鱼肉。”开始的时候,您想废掉他,我还是很遗憾的;到现在,我实在是自己失去了这个位置。”太子听说后,逃奔到新城。献公大怒,于是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有人对太子说:“下毒的人就是骊姬,你不自己说出来解释清楚吗?”太子说:“我的国君老了,如果不是骊姬的话,我就无法安寝、无法吃饭。如果说出来了,国君还会生气责备我的。”有人说:“您可以逃到别国去。”太子说:“披上这样的恶名而出走,还有谁会接纳我?我自己结束生命罢了。”十二月戊申日,申生在新城自杀而死。
注释:
- 献公十九年说:“我们晋军先君庄伯和武公曾经讨伐过晋国的混乱时期,而虢国的国君经常帮助我们进攻我国,又藏匿了我国的逃亡公子,实在是在作乱。若不杀掉这些乱臣,将来恐怕会给我们的后代带来忧虑。”
- 《史记·晋世家》位列三十世家第九篇,主要记载了从唐叔虞(姬虞)到晋静公(姬俱酒)约六百余年间的历史。
- 《三十世家·晋世家》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序 - [汉]司马迁 - 每日诗词是一个古诗词收录网站,目前已收录古诗词超85万首,作品涵盖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等多种著作,4万余人的作者。其中包含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 《史记·三十世家 · 晋世家 》讲述了晋文公从年轻时就好学不倦,十七岁曾结交五个贤士,在国外逃亡十九年,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治民经验,终于在62岁时返回晋国荣登君主宝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