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还报里克,里克使迎夷吾于梁。夷吾欲往,吕省、郤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乃使郤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及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于是邳郑使谢秦未还,故不及难。

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还报里克,里克使迎夷吾于梁。夷吾欲往,吕省、郤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乃使郤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及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于是邳郑使谢秦未还,故不及难。    
    
这段文字出自《史记·三十世家·晋世家》,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它主要记载了晋国的历史事件,包括晋文公的生平和晋国的内乱经过。    
    
从文本内容上看,文章讲述了晋文公从年轻时就喜欢学习,十七岁时曾结交五个贤士,在国外逃亡十九年,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治民经验。最终在62岁时成为国君的故事。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晋文公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理念。    
    
文章还描述了晋文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例如,他在流亡过程中与吕省、郤芮等人一起谋划,最终成功返回晋国并立为国君。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晋文公的智慧和策略能力。    
    
文章还涉及了晋国内部的纷争。由于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局势。晋文公在位期间,由于害怕里克等人的篡位行为,曾一度想要将里克杀死。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宽恕里克,并将其立为他的继承人。这一情节反映了晋文公的宽容和睿智。    
    
这篇《史记·三十世家·晋世家》的文章不仅记录了晋文公的生平事迹,还揭示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理念。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