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诗句:

  •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
  •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贲三百人。
  • 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
  •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
  • 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
  • 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译文:

  • 当初,郑国帮助楚国打败了吴国,但是害怕,派人请求和晋国的君主结盟。
  • 五月初五,郑国人在周朝向周天子献上俘虏,乘坐战车一百二十辆,步兵一千人。天子派遣王子虎命令晋国的君主做诸侯的领袖,赏赐给晋国的君主大车、红色弓箭一百支、黑牛角弓箭一千支、黑牛酒一壶、圭、瓒、勇士三百人。晋文公再三推辞,然后才叩头接受。周代作《晋文侯命》说:“天子这样说: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于是晋文公被尊称为“伯”。癸亥这天,王子虎在周王朝的庭院里与各国的君主结盟。
  • 晋文公焚烧楚军的战船,连续几天火势不灭,晋文公感叹。身边的人问他:“打败了楚国而君王还忧虑什么?”晋文公说:“我听说能够战胜敌人安享太平的只有圣人,因此我感到担忧。况且子玉仍然在位,怎么能高兴呢!”
  • 子玉战败之后回到楚国,楚成王因为他没有听从自己的话而贪图与晋国作战,责备并逼迫子玉,子玉最后自杀了。
  • 晋文公说:“我们在外面攻打他们,楚国在国内诛杀他们,这样内外互相呼应。”于是非常高兴。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晋国文公在战争中的经历。从郑国帮助楚国到晋国的胜利,再到对楚国的惩罚以及晋国内部的稳定,都展现了文公的智慧和远见卓识。特别是最后的“内外相应”表明了晋文公在战争中不仅对外扩张,同时也注重国内的团结和稳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