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
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籓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
解析
诗句释义
- 十六年,秦惠王卒:秦惠王去世。
- 王游大陵:秦惠王游览了大陵这个地方。
- 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有一天,秦惠王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女子在弹琴并且吟唱这首诗。
- 命乎命乎,曾无我嬴!: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命运啊命运啊,从未有过嬴这个姓氏!”。
- 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隔了几天,秦惠王又在饮酒时说起了这个梦,并想象着那个梦境中的女子的样子。
- 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吴广听说后,因为得到了秦惠王宠爱的夫人,就把她的女儿纳入宫中。
- 孟姚也:孟姚是孟姚的名字。
- 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由于孟姚受到秦惠王的宠爱,后来成为惠后的夫人。
- 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十七年的时候,秦惠王从九个城门出发,建造了一个野台来观察齐国和中山国的情况。
-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在第十八年,秦武王和孟说是两个人,他们用龙文赤鼎做武器,结果被折断了膝盖而死。
- 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赵国的国王派遣代国的丞相赵固到燕国去接回公子稷(后来成为秦国的国君,即昭王),并把他送回了秦国,让他即位为秦王。
-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十九年春天的正月,在信宫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朝会。
- 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召集了肥义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五天后就结束了会议。
- 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秦惠王向北扩展中山国的土地,一直到达房子,继续往北到达了代地,北边到了无穷,西边到了黄河,登上了黄华山。
- 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籓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楼缓被召来商议对策,秦惠王说:“我的先祖根据时势的变化,扩大南方的藩篱土地。我们曾经依靠漳水、滏水的屏障建立了长城,还占领了蔺、郭狼,在荏邑打败了林国人,但是还没有成功。现在中山国的势力在我们国家的心脏地区,北面有燕国,东面有胡地,西边又有林胡、楼烦、秦国、韩国等邻国的威胁,却没有强大的军队援助。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就会灭亡,应该怎么办呢?”
- 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如果一个人享有崇高的名声,那么必然会留下一些不良的习惯或风俗。
- 吾欲胡服:我想要学习胡人的服饰。
- 楼缓曰:“善”:楼缓表示赞同。
- 群臣皆不欲:所有的大臣都不想这样做。
译文
- 十六年时,秦惠王去世。
- 秦惠王游览了大陵。
- 某天晚上,秦惠王做了个梦,梦里有个女子在弹琴并且吟唱一首诗:“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 隔了几天,秦惠王又在饮酒时说起了这个梦,并想象着那个梦境中的女子的样子。
- 吴广听说后,因为得到了秦惠王宠爱的夫人,就把她的女儿纳入宫中。
- 孟姚也是孟姚的名字。
- 孟姚受到秦惠王的宠爱,成为惠后的夫人。
- 第十八年的时候,秦武王和孟说是两个人,他们用龙文赤鼎做武器,结果被折断了膝盖而死。
- 赵国的国王派遣代国的丞相赵固到燕国去接回公子稷(后来成为秦国的国君,即昭王),并把他送回了秦国,让他即位为秦王。
- 第十九年春天的正月,在信宫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朝会。
- 召集肥义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五天后就结束了会议。
- 秦惠王向北扩展中山国的土地,一直到达房子,继续往北到达了代地,北边到了无穷,西边到了黄河,登上了黄华山。
- 召来楼缓商议对策,秦惠王问:“我们的先祖根据时势的变化,扩展南方的藩篱土地。我们曾经依靠漳水、滏水的屏障建立了长城,还占领了蔺、郭狼,在荏邑打败了林国人,但是还没有成功。现在中山国的势力在我们国家的心脏地区,北面有燕国,东面有胡地,西边又有林胡、楼烦、秦国、韩国等邻国的威胁,却没有强大的军队给予援助。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就会灭亡,应该怎么办呢?”
- 有人说:“有了高尚的名声,一定会留下一些不良的习惯或风俗。”
- 秦惠王想要学习胡人的服饰。
- 楼缓同意。
- 所有大臣都不愿意这样做。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描绘了秦始皇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决策过程。其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秦惠王、吴广、孟姚等人物。这些事件展示了秦惠王的统治策略和治国理念。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秦朝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