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这首诗是《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中的一段,讲述了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在肥义的劝说下决定采纳胡服骑射的政策。诗中主要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领导者的担当以及顺应时代变迁的必要性。

诗句翻译:

  • 于是肥义侍:“这时肥义在一旁侍奉。”
  • 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君王说:‘简子和襄子的伟大功业,考虑到胡人和翟人的有利条件。’”
  • **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译文:

于是肥义在一旁侍奉君王。国王说:“简子和襄子的伟大功业,考虑到胡人和翟人的有利条件。作为臣子,应当具有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长幼秩序和明白事理的美德,精通农事来辅助君主,这两者都是臣子的责任。现在我想要继承简襄二主的功绩,开拓胡人狄人的土地,但一生都没能实现。作为敌人的一方力量削弱,我们却能够减少许多劳动,这可以不用尽百姓的劳苦,而是按照古代功勋进行序数。有超越时代的功绩的人会背负着不合时宜的名声;有独自思考的人会承担民众的怨恨。现在我决定采纳胡服、骑射的政策去教导百姓,但是世人一定会议论我,该怎么办呢?”肥义说:“臣听说做事犹豫没有成功,行动迟疑没有名望。君王既然已经决心摆脱不合时宜的旧风俗,大概就不会顾及天下人的议论了。讨论高尚德行的人不与世俗相合,完成重大功业的人不向众人商议。从前舜帝在跳舞的时候对待有苗人,夏禹穿着短衣露臂在裸国行走,这并不是因为贪图安逸和享乐而快乐,而是注重于讨论自己的德行并且约束自己的功劳。愚蠢的人不明白事情的真相,智慧的人能洞察事物的本质,那么君王为什么还要疑虑呢?”国王说:“我不怀疑采用胡服政策,我担心天下人笑话我。狂妄的人的快乐,有才智的人会感到悲伤;愚昧的人会嘲笑,贤良的人会仔细观察。世上有顺从我的,胡地、中山这些地方我一定可以得到。”于是开始实施胡服政策。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赵武灵王为了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适应战争的需要,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传统的服饰和武器,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这种大胆的改革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然而,赵武灵王的决策显示了他的远见和勇气,他认识到只有通过变革才能使国家强大,并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诗中“疑事无功,疑行无名”这句话强调的是决策的重要性和果断性。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应该能够看清形势,果断地做出决策,而不是犹豫不决。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无数次证明是正确的。

诗歌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伟人的敬仰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赵武灵王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要勇敢地追求真理和正义,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