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诗句: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女子在野外交合后生了孔子,在尼丘祈祷之后得到了孔子。

关键词句注释:

  1.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3. 昌平乡陬邑:孔子的出生地,位于今天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4. 宋国人:指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后代。
  5. 仲尼、孔孟:孔子的尊称,“仲尼”表示孔子排行第二,“孔孟”则表示孔子及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尼丘: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是孔子出生地的重要文化遗迹之一。
  7. 衣秦公:秦穆公,是中国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秦穆公国家虽然小但志向宏大。

赏析:
《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篇章,记载了孔子的生平和成就。文章通过对孔子家族历史的追溯,展示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文章开篇即点明了孔子出生于鲁国的一处重要地点——昌平乡陬邑,这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地理位置背景。接着,作者介绍了孔子的祖先,包括宋国人孔防叔、伯夏以及叔梁纥,这些历史人物为孔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通过描绘孔子与颜氏女子在尼丘祈祷的场景,文章赋予了孔子以神圣的色彩,凸显了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体现了司马迁对孔子的高度评价和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整体上,《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不仅是对孔子一生事迹的记录,更是对其思想影响的传承和弘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