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闲,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闲,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闲,〔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首诗是《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中的一部分,描述了孔子在鲁灵公晚年因不任用他而感到失望和无奈。同时,也描绘了佛肸背叛国家的行为以及孔子对于学习鼓琴的态度。
诗句翻译及注释:
- 诗节1: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 注释:灵公年迈,对政事不再关心,不任用孔子。
- 诗节2: “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
- 注释:孔子感叹道:“如果真有人需要我,一个月就足够了,三年就能成功。”
- 诗节3&4: “孔子行。”
- 注释:孔子准备离去。
- 诗节5: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
- 注释:佛肸担任中牟县的县令,赵简子攻击范氏和中行氏,攻打中牟。佛肸反叛,派人邀请孔子。
- 诗节6&7: “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
- 注释:孔子想去,但子路说:“我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话:‘自己亲自做坏事的人,君子不去见他。’现在佛肸亲自以中牟叛乱,您要去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 诗节8: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 注释:孔子说:“这是你所说的话。不说坚硬吗?经过磨练而不变软;不说洁白吗?经过染色而不改变颜色。”
- 诗节9: “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 注释:我难道是瓜瓢吗?怎么能悬挂着而不吃呢?
- 诗节10&11: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 注释:孔子敲磬时,有个挑着担子路过的人说:“真是用心啊,敲磬吧!硁硁地响,没有人能够理解你罢了!”
- 诗节12&13: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 注释:孔子学习鼓琴,师襄子认为他已经掌握了曲调但还没有掌握节奏。
- 诗节14: “有闲,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闲,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 注释:有一天,有人问他,已经掌握了节奏和志向了吗?孔子回答:“我已经了解他的为人了。”
- 诗节15: “有闲,〔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 注释:有一天,那人静静地沉思,深深地思考,抬头仰望远方,满怀期望地说:“我明白这个人了,他深沉而黑,像牛马一样高大,眼睛像看羊一样明亮,统治着四方诸侯国,只有周文王才能做到这些!”
赏析:
本诗通过描写孔子与弟子子路的对话以及孔子自己的反思,展现了孔子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通过对孔子行为的描写和内心独白,生动地表达了孔子坚持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以及他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孔子作为一位哲学家、思想家的深刻内涵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