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孔子迁居到蔡地已经三年,这时吴国攻打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楚国听说孔子居住在陈蔡之间,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去拜见楚王,陈蔡的大夫们商量说:“孔子是位贤者,他批评指责诸侯的言行都切中要害。现在,他长期停留在陈蔡之间,陈蔡的大夫们的所为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派往楚国,那么陈蔡这些当权的大夫就会陷入危机。”于是他们一起发动民工围住了孔子。孔子不能离开,断绝了粮食供给。跟随的人生病,没有人能够起身。孔子讲诵弦歌没有停止。子路生气地见到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可以穷困,小人穷困到了极点就会胡作非为。”
子贡脸色变了。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是呀。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呢。我所坚持的是仁德。”
孔子知道弟子中有愠怒之心,便召见子路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要率领着众人走向旷野’,我的学问和志向难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得这种境况呢?”子路说:“是不是因为我不够仁德,别人不信用我呢?是不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做事,别人不信任我呢?”孔子说:“有这样吗!仲由,假如让那些有仁德的人必须相信别人,哪里会有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假如让聪明人必须做事,哪里会有王子比干这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