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彊,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而栎阳北亦置灵文侯夫人园,如灵文侯园仪。薄太后以为母家魏王后,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后诸魏有力者,于是召复魏氏,赏赐各以亲疏受之。薄氏侯者凡一人。

薄太后后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吕后会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诗句:
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史称薄皇太后。
译文:
薄太后是汉朝第二位皇太后,曾经是魏王豹的私生女,后来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恒。
注释:

  • 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 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嫔妃;
  • 文帝:汉文帝刘恒的谥号;
  • 窦太后:即窦皇后,汉景帝刘启之母;
  • 赵子儿:指赵国人,薄太后家族中的一员。
    赏析:
    诗中讲述了薄太后的一生,从出生到成为皇太后的历程。她原本是魏王豹的私生女,后因被刘邦宠爱,诞育了刘恒。在吕后时期,薄太后遭遇不测,但她凭借坚韧和善良的性格保护了儿子。薄姬的儿子刘恒后来成为孝文皇帝,而她的兄弟被封侯,家族得以延续。诗中还体现了薄太后对儿子的教育成功以及对家族的贡献。诗末提到了薄太后陵墓的具体位置及其历史背景。
    诗中展示了薄太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境遇,以及她在家庭和国家中的重要性。诗中还表达了对薄太后人物性格的评价和她对家庭及家族的贡献的认可,同时也揭示了她与吕后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