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昂,昂生驩。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诗句及译文:- 诗句: 三十世家 · 孔子世家
译文:
子襄的弟子襄,年龄五十七岁。曾做过孝惠皇帝的博士,后来升为长沙太守。他身长九尺六寸。
- 诗句:
- 译文:
之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岁。忠生武,武生延年和安国。安国有时作为今皇帝的博士,官至临淮太守,却过早去世。安国的儿子昂,昂生驩。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子襄”: 这是孔子的后代之一,其名表明家族背景及其在历史中的角色。
- 关键词“孝惠皇帝”: 指汉文帝(前187—前157),是西汉初期的一个皇帝,以仁政著称,对文化教育也有一定的支持。
- 关键词“博士”: 古代学官,负责教授学生并研究学术。
- 关键词“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指的是孔庙中的孔子雕像、孔子的车辆服饰以及礼仪用具等象征性物品,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诸生”: 泛指在学堂读书的人,包括孔子的弟子和其他学者。
- 关键词“布衣”: 指平民百姓,这里用来说明孔子的社会地位。
- 关键词“传十馀世”: 表示孔子的学说被传承了十几代人。
- 关键词“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在中国,讨论和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人都归结于孔子,显示了孔子在这些领域的重要性。
- 注释与赏析:
- 此句通过提及孔子的家族和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强调了孔子作为圣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力。
-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虽然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但内心向往之情依旧。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即便无法亲自接触孔子本人,但对他的敬仰之情却始终如一。
-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作者通过阅读孔子的著作,想象和理解了孔子的人格和思想。这种通过文字来理解人物的做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描述了作者访问鲁国的孔子庙堂时所见所闻,以及孔子家中学生们定期练习礼节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孔子生前的盛况,也反映了孔子学说在当时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这句话总结了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方式,即他们如果活着时受到尊重和荣耀,那么他们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如果他们已经去世,那么他们的名声和影响也会随之消失。
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学者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尊崇和敬仰,也能够体会到古人通过学习历史、观察事物来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