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侯窋,高后时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谥为静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谥为简侯。子时代侯。时尚平阳公主,生子襄。时病疠,归国。立二十三年卒,谥夷侯。子襄代侯。襄尚卫长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谥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诗句】
平阳侯窋,高后时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谥为静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谥为简侯。子时代侯。时尚平阳公主,生子襄。时病疠,归国。立二十三年卒,谥夷侯。子襄代侯。襄尚卫长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谥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
【译文】
平阳侯窋,在高后时期担任御史大夫。孝文帝即位后被罢免为侯位。他在位二十九年后去世,他的谥号是“静侯”。他的儿子奇接任侯位,他在位七年后去世,谥号是“简侯”。他的儿子时代位侯位。当时有一位平阳公主,她生了儿子襄。襄因染上瘟疫而归国。他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谥号为“夷侯”。他的儿子襄接任侯位。襄娶了一位名叫卫长公主的女子,生下了儿子宗。他在位十六年后去世,谥号是“共侯”。他的儿子宗接任侯位。在征和二年,因为太子的死罪,他的封国被撤销。
【注释】
- 平阳侯:指曹参的爵位,封为平阳侯。
- 高后:指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即吕后)。
- 御史大夫:官名,主管国家监察事务。
- 孝文帝:指汉文帝刘恒。
- 列侯成功:指韩信灭项后,其部下的许多将领被封为侯。
- 清静极言合道:意指曹参治理国家,崇尚简朴、清廉,符合道德。
- 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意指百姓在经历秦朝严酷的统治后,曹参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 天下俱称其美矣:意指曹参的政绩得到了天下人的赞誉。
- 曹相国:指的是曹参,因为他在汉朝担任过丞相的职务。
- 淮阴侯:韩信的别称。
- 列侯成功:指韩信灭项后,其部下的许多将领被封为侯。
- 宗:指卫长公主的儿子,后来成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
- 夷侯:指曹襄被封的谥号。
- 共侯:指曹宗被封的谥号。
- 征和二年:指西汉时期的一个特定年份,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文献查证。
- 太子死:太子刘据因谋反而被杀,这是导致宗国被撤销的原因之一。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曹参的生平事迹,展示了其在治理国家时的清静无为、节俭自律的品质,以及他在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智慧应对。曹参作为汉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政绩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赞扬,他的治国理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通过对曹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风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动荡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