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号位,臣谨与御史大夫臣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让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群臣之议,儒者称其术,或誖其心。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等窃与列侯臣寿成等二十七人议,皆曰以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为汉太祖,王子孙,广支辅。先帝法则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他皆如前故事。”制曰:“可。”
四月丙申,奏未央宫。“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诸侯王。臣昧死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礼仪别奏。臣昧死请。”
《史记·三十世家·三王世家》
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号位,臣谨与御史大夫臣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让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群臣之议,儒者称其术,或誖其心。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等窃与列侯臣寿成等二十七人议,皆曰以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为汉太祖,王子孙,广支辅。先帝法则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他皆如前故事。” 制曰:“可。”
四月丙申,奏未央宫。“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诸侯王。臣昧死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礼仪别奏。臣昧死请。”
译文
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务以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封号,臣谨与其他大臣(如御史大夫臣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一同请求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谦让于文武之事,亲自斟酌此事,且考虑到皇子尚未接受教化。群臣的议论,有些是儒学之士,他们称赞这种做法,有的则违背陛下的意愿。陛下坚决推辞,将皇子封为列侯。臣青翟等人私下里与列侯臣寿成等二十七人商议,他们都认为这样会破坏尊卑秩序。高皇帝建立了国家,成为汉太祖,封赏子孙以广施恩泽。按照先帝的规矩,陛下应继续遵循,这是宣扬皇上尊贵地位的必要措施。臣青翟等请求选择吉日,准备礼仪献给皇帝,并请御史大夫向皇帝进献舆图,其他事宜仍按过去的做法办理。
注释
- 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这四位都是当时的高级官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
- 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这是丞相和其他大臣一起提出的建议。
- 臣青翟等窃与列侯臣寿成等二十七人议:丞相和一些大臣私下里讨论这件事。
- 皆曰以为尊卑失序: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导致尊卑秩序混乱,不符合传统规矩。
- 高皇帝建天下,为汉太祖,王子孙:指的是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开国皇帝,封赏他的子孙后代。
- 宣至尊也:这是为了彰显皇上的尊贵地位。
- 臣请令史官择吉日:我请求让史官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
- 礼乐别奏:礼仪方面的事情另外上奏。
- 臣昧死请:臣青翟等人冒死请求。
赏析
《三王世家》是《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三个重要王子的故事,包括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戾太子刘据的儿子刘闳以及金日磾的女儿翁须。这篇文章记录了汉武帝在考虑立儿子为诸侯王时,大臣们的不同意见和最终的决定过程。文章反映了当时儒家对尊卑秩序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汉武帝在权力斗争中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