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无宠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以下是对《史记·七十列传·伍子胥列传》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和军事家,名员。他的祖父是伍奢。

  2. 诗句译文: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叫员。他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他们的祖先叫伍举,因为直谏被楚庄王重用,因此他们在楚国很有名。

  3. 关键词注释:伍子胥(公元前506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他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因辅佐吴王阖闾攻灭楚国而成为春秋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4. 诗句译文:楚平王有一个太子名叫建,他任命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但费无忌对太子建不忠。楚平王让费无忌为太子取秦女为妻。秦国女子很漂亮,费无忌回去报告楚平王说:“秦国女子非常漂亮,大王可以自己取来,然后再为太子娶一位秦国女子。”楚平王于是自己娶了这位秦女并非常喜欢她,生下了儿子名轸。他又为太子娶秦女。

  5. 译文:后来,费无忌又日夜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太子因为娶了秦国女子,心中必然有怨恨,希望大王您能自省,多加小心。自从太子到城父守卫边疆以来,他统率军队,与诸侯交往,甚至想发动内乱。”楚平王便召回太傅伍奢询问此事。伍奢明白费无忌是在向楚王进谗言,于是说:“大王,为什么你要把一个臣子的话当成谗言呢?现在如果不制止这件事,那么后果就严重了。大王会被太子所害。”楚平王大怒,囚禁了伍奢,派城父司马奋扬前去杀掉太子。但还没到城父,奋扬就派人告诉太子:”太子快逃吧,不然的话就会被诛杀。”太子建逃奔到宋国。

  6. 赏析:《伍子胥列传》通过伍子胥的故事,展示了忠诚与背叛、智慧与愚昧之间的斗争。伍子胥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写照。通过对伍子胥一生经历的叙述,司马迁不仅表达了对伍子胥不幸遭遇的理解与同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此外,伍子胥的故事还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可能做出的不同选择及其后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