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诗句:

  •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
  • 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
  • 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
  • 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 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
  • 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
  • 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 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
  • 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
  • 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
  • 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
  • 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
  • 夜半至函谷关。
  • 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
  • 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及,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 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
  • 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

译文:
在齐湣王二十五年时,又派遣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随即任命孟尝君为秦相。有人游说秦昭王说:“孟尝君既贤明又与齐国有血缘关系,现在他做秦国的宰相,必定要先照顾齐国的利益然后再考虑秦国的利益,这会让秦国陷入危险。”因此秦昭王停止了这次行动并囚禁了孟尝君,打算杀掉他。但孟尝君派人到秦昭王宠爱的美人那里求助。美人说:“我希望得到您的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白裘,天下无双。孟尝君为此感到忧虑,询问所有宾客,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坐在最下面的一个客人能够偷窃,他说:“我能得到那件狐白裘。”于是他趁夜晚潜入秦宫的仓库里,偷到了那件献给秦昭王的狐狸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宠爱的美人,美人便向秦昭王请求放了孟尝君。秦昭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逃出后立刻骑马飞奔出去,改变姓名和身份逃离了函谷关。当夜半时到达函谷关。秦昭王因为后悔放走了孟尝君而追赶他,但最终没有追上。这时孟尝君已经出了函谷关,秦昭王就派人追赶。孟尝君到达关口时,关令规定天亮之前要放行客人。孟尝君害怕被追上,他的一位客人住在下面位置的人能够学鸡叫,于是发出鸡的叫声让孟尝君趁机逃出关外。从孟尝君出逃到被追赶上总共花费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秦军最终追上了孟尝君,但孟尝君已经逃脱了。起初孟尝君把这两个门客列入了自己的宾客名单,宾客们都对他们感到非常羞耻,但等到孟尝君在秦国遇到困难,最终是这两个人帮助他脱险。从此以后,宾客们都很佩服他们。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孟尝君如何通过巧妙的智慧和手段,在面临困境时化险为夷的过程。首先,通过讲述孟尝君的事迹引出了故事的背景——秦国想要除掉孟尝君。其次,描述了孟尝君如何利用智慧和策略来应对危机。再次,展现了孟尝君的两位门客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帮助孟尝君脱离了困境。这个故事展示了忠诚、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机智的必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