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诗句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译文

如今陛下拥有昆山产的玉石、随侯、和氏的宝璧,悬挂着明亮的月亮般的珍珠,佩戴着太阿这样的宝剑,骑着纤离这样的良马,竖起翠凤这样的旗帜,竖立着灵鼍这样的战鼓。这些宝物中,没有一件是出自秦国的,然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是因为秦国出产的宝物才能使用,那么现在如果用夜光壁装饰朝廷,犀角和象牙做的器物就不能作为玩赏之物了,郑国的美女不能充作后宫的妃嫔,而宝马良驹也不能用于马厩之中,南方的金属和锡也不能使用了,西部蜀地的颜料也不能用来绘画了。因此用来装饰后宫、充实下等官员的娱乐、满足陛下心意的东西,必须是源自秦国的才行。那么像宛珠这样的簪子、傅玑那样的耳环、阿缟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品都不摆在前面了,而是随着世俗的雅化、追求华丽而变得美丽了。赵国女子也不再站在陛下身边。敲击瓦罐发出的声音、弹奏筝瑟发出的鸣叫声、拍大腿发出的声响,都是真正的秦国音乐;而《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这些乐曲,是外国的音乐。如果现在放弃敲击瓦罐、弹奏筝瑟而采纳《郑》《卫》的乐曲,放弃奏响《昭》《虞》的乐器,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满足眼前的快乐,欣赏罢了。现在选拔人才的方法却不是这样。不分对错、不论是非、不是秦国的人就被赶走,做客卿的人被驱逐出境。既然如此,那么重视的是颜色、音乐、珠宝和美玉这些东西,而轻视的是百姓。这样的做法并不是统治国家、驾驭天下的方法啊。

注释

  • 昆山:指苏州市昆山县,著名的玉石产地。
  • 随侯、和氏:指楚国贵族随国和氏家族,以制作和氏璧闻名。
  • 明月之珠:指明珠,比喻贵重的饰品。
  • 太阿之剑:传说中的宝剑名,象征权力和尊贵。
  • 纤离之马:形容马匹纤细优美。
  • 翠凤之旗:绘有翠鸟图案的旗帜。
  • 灵鼍之鼓:用鼍皮制成的鼓,音色悠扬动听。
  • 宛珠:一种古代珍贵的珠宝。
  • 傅玑:指古代的一种珠宝。
  • 阿缟:指古代的一种淡雅的服装。
  • 锦绣:指精美的丝织品。
  • 击瓮叩缶:指敲打陶制的瓮与缶等乐器。
  • 桑间:《诗经·国风·鄘风》中的一首诗名。
  • 《昭》、《虞》:古代的两部诗歌作品,分别来自周代和商代。
  • 制诸侯:统治或控制其他诸侯国。
  • 跨海内:征服或统治整个国家的地域。
  • 客卿:战国时期各国设置的外交官员。
  • 适观而已矣:仅仅满足观赏的需求而已。
  • 当今取人:指在现今这个时代选拔人才的方式。
  • 不问可否:不考虑事情是否可行。
  • 论曲直:判断事情对错。
  • 色乐珠玉:指华丽的服饰和珍宝。
  • 民:指百姓。
  • 术:策略或方法。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当时统治者重视外在华丽而忽略内在实质的看法。通过对比古代与当代对待艺术和政治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风气的批评和反思。同时,诗人还指出,这种只重视形式、忽视实际的做法并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整首诗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