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胡亥大悦,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吾有私议而有所闻于韩子也,曰:‘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剪,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藜藿之羹,饭土匦,啜土铏,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而股无胈,胫无毛,手名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臣虏之劳不烈无此矣’。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以贵于有天下也。夫所谓贤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万民,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故吾愿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奈何?”李斯子由为三川守,群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履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
诗句: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
译文:公子高想要逃亡,担心全家被株连,于是上书说:“先帝在世的时候,我入内就赐给我食物,出外就乘坐他的车驾。御府的衣裳,我得到赏赐;中厩的宝马,我也得到赏赐。臣本应该跟随他一起死去却不能,作为儿子不孝,作为臣子不忠。不忠的人没有名声可以立足于世,臣请求跟随他去死,愿葬于郦山之足。只有上您怜悯可怜我。” 上书后,胡亥非常高兴,召见赵高而展示给他看,说:“这可以称为急吗?”赵高说:“人臣当担忧的是死亡而无暇顾及其他,哪有什么变故能谋划!”胡亥同意了他的书,赐给他钱十万用以安葬。
注释:李斯列传,《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涵盖了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其与李斯的关系,如谏阻逐客和总结秦国变法图强的经验。李斯的悲剧结局与赵高的阴谋作乱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禄位的贪婪和对暴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