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
”`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于是,从荀卿学帝王之道。
二世三年,七月,下诏赵高,事已具《始皇本纪》。二世使人让李斯曰:“公为秦相多年,今闻公患在内而外为威,吾甚恨之。”斯因上书言高之罪:“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於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於庭,即弑简公於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
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
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
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县的人。年轻时曾任郡中的小官。有一次看到官府的厕所中有老鼠吃不干净的食物并且靠近狗,因此受到惊吓。后来李斯进入粮仓观察老鼠的情况,发现这些老鼠能吃到堆积的粮食。他感慨地说:“人的贤能和不肖就像老鼠一样,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于是他决定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阿房宫等建筑。由于征伐战争耗费巨大,秦始皇为了增加税收来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下令焚烧民间房屋并拆除其材料来制造兵器和筑墙。李斯对此表示反对。
李斯谏阻逐客的做法得到了秦始皇的支持。他总结秦国重用客卿、变法图强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提出了不论国别、用人唯贤的总方针。秦始皇采用这一方针使得秦朝能够迅速强大起来。然而随着秦朝的不断强大,内部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
李斯在秦朝担任丞相期间,继续推行秦始皇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他还主张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制度。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他也因为这些改革措施而被一些贵族阶层视为眼中钉。
李斯还曾劝谏秦二世不要过分追求长生不老药。他认为秦朝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统治力量,不需要再依赖神仙来保佑江山社稷。此外他还建议加强法制建设、严惩腐败行为等等。
赏析:
《史记·李斯列传》是一篇关于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历史人物李斯的传记。文章通过叙述李斯的经历和观点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李斯作为秦国的重要政治家之一,其在政治生涯中的表现对秦国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令人钦佩。例如在谏阻逐客事件中,他敢于站出来反对秦始皇的错误决策,并最终被采纳实施。这显示了他的忠诚和智慧。
李斯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转变。他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他的政治立场和行动密切相关。从他的早期经历来看,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然而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渐崭露头角。在秦朝建立后成为了丞相的重要人物之一。
文章通过对李斯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的人物形象。他的言行举止都反映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尽管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争议性的评价但无论如何评价他都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历史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