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诗句: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译文:魏豹是魏国的一个贵族子弟,他的哥哥魏咎在魏国的时候被封为宁陵君。当秦国灭亡魏国时,将魏咎流放至平民状态。随着陈胜的兴起并称王,魏咎前去追随他。陈胜派遣魏国人周市来巡视魏国的土地,当他到达后,想要让周市自立为魏国的国王。周市表示:“在天下混乱的时候,只有忠诚的人才能显现出他们的智慧。现在天下都在背叛秦朝,他们应该选择支持魏国的王后才能成功。”齐、赵两国派遣了五十辆兵车去救援周市,最终立周市为魏国的国王。周市拒绝了这个提议,然后迎接了魏咎返回陈国。之后魏咎在陈国进行了数次反叛行动,但都被陈王所镇压。最终陈王被迫放弃对魏咎的追捕,而是将他立为了新的魏王。
关键词解释:
- 魏豹:魏国的一位贵族子弟,出身于一个有影响力的家族。
- 魏咎:魏国时被封为宁陵君,但在秦朝被流放到平民。
- 陈胜:起义领袖,带领群众反抗秦朝统治。
- 周市:陈胜时期的魏国人,后来成为魏国的新国王。
- 宁陵君:魏国时期的一种封号,代表贵族地位和荣誉。
- 忠臣:忠诚于国家和君主的人物。
- 天下共畔秦:指天下人都反对秦朝的统治。
- 梁地:指魏国的一部分领土,位于现今中国河南省北部地区。
- 项羽:西楚霸王,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领袖。
赏析:
本文叙述了魏豹及其兄长魏咎的经历和历史事件,描绘了他们在乱世中的生存斗争以及最终的政治命运。通过这段历史的描述,不仅可以看到个人的命运起伏,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反抗力量。同时,文中对重要历史人物如陈胜、周市、项羽等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政治变革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故事中还涉及到忠诚与背叛的主题,反映出在权力争夺中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