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将其众居钜野中,收魏散卒。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众万余人毋所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楚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越将其兵北走谷城。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历史传记。本篇以魏豹和彭越是主要人物,描述了两人在秦末乱世中的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下面是对原文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 原文: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将其众居钜野中,收魏散卒。
- 译文:刘邦率领着部队从砀郡向北攻打昌邑,彭越帮助他。当昌邑没有攻下时,刘邦带领军队向西前进。彭越也把他的军队带到钜野驻扎,收集魏国逃亡的士兵。
- 赏析:这段描述展示了彭越在刘邦军事扩张中的关键角色,他的支持对于刘邦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 原文: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众万余人毋所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
- 译文:项籍进入关内并称王统治诸侯之后,又返回齐国。此时,彭越拥有一万多人的军队,但没有归属于任何一方。汉王朝建立之初的一年秋天,齐国的田荣背叛了项羽,于是有人赐予彭越将军印,让他率兵攻击楚国。
- 赏析:这一部分展现了彭越的政治立场转变和他对项羽的支持,反映了战国末期的政治动荡。
- 原文: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 译文:汉朝的皇帝被彭城打败后撤军向西逃跑,彭越重新占领了他曾经失守的城池,只保留他在黄河以北的军队。
- 赏析:这反映了彭越在战略上的灵活性和对形势的判断。
- 原文: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 译文:汉朝的皇帝在彭城被打败后撤军向西逃跑,彭越重新收复了他曾经失去的城池。这时,他仅保留了在黄河以北的军队。
- 赏析:这部分强调了彭越在战争中的坚韧和恢复力。
- 原文: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 译文:当汉朝的皇帝在彭城被打败后撤军向西逃跑时,彭越再次收复了他曾经失去的所有领地,只保留在黄河以北的军队。
- 赏析:这显示了彭越在战争中的战略眼光和持久性。
魏豹和彭越是西汉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反映了个人英勇和智慧。通过深入分析《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