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人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诗句: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

译文:齐王韩信和龙且的军队一起迎战项羽,尚未交战。

关键词解释:

  • 齐王广:指的是齐国的国王,即刘项争霸中的齐国领导人。
  • 龙且:楚国将领,与韩信在潍水之战中交战。
  • :韩信的字,此处特指淮阴侯。

赏析:
这段描述的是淮阴侯(韩信)与齐王龙且之间的战争预兆。从诗中的“未合”可以看出,双方军队并未真正交锋,而是在试探对方的实力。这种策略可能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或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兵力。韩信通过这种策略来避免直接与强敌硬碰硬,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方式——等待和观察。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对刘邦建立汉朝有重要意义。首先,淮阴侯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不仅善于用兵,而且具有极高的战术素养。其次,齐王龙且虽然勇猛,但最终未能挡住韩信的进攻,这标志着楚汉相争进入新的阶段。最后,这场战争为刘邦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和战略资源,帮助他更好地了解对手和自己的军事实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