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黡、陈泽。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原足下深虑之。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韩信说:“汉王待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说:“足下自以为是好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黡、陈泽。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原足下深虑之。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译文】
韩信说:“汉王待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说:“足下自以为是好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黡、陈泽。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原足下深虑之。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注释】
- 淮阴侯列传 - 《史记》
- 韩信用其车、衣其衣、食其食 - 形容韩信得到汉王重用和信任的情境
-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 - 比喻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带来祸患
- 忠信以交于汉王 - 指忠诚和信誉去结交或对待汉王(指刘邦)
- 张黡、陈泽 - 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将领张黡和陈泽的冲突
- 范蠡亡越 - 指古代越国大臣范蠡在被楚国俘虏后成功逃脱并逃亡到越国
- 大夫种 - 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文种(即范蠡)
- 龙且 - 这里指的是楚国将领龙且
- 归楚 - 意即回到楚国
- 归汉 - 意即回到汉朝
- 西乡 - 指向西进军
- 西乡以报 - 指向西去进行报复或者报仇
- 常山王、成安君 - 指的是两位战国时期的诸侯王
- 泜水之战 - 指井陉之战(公元前208年),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项羽大破章邯主力的一次著名战役
- 张黡、陈泽之争 - 指的是张黡和陈泽之间的争斗(两人都是齐国的将领)
- 大夫种、范蠡 - 指春秋末期的越国大夫文种和范蠡
- 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 - 指的是文种和范蠡辅佐勾践复国并最终灭掉吴国的历史故事
- 兽已尽而猎狗烹 - 这是《左传》中的句子,意思是野兽已经没有再捕猎的必要了,反而把猎狗都烹煮了
- 鸟尽良弓藏 - 这是《史记》中的句子,意思是指鸟儿飞完了就收起弓箭,比喻事情成功后就将曾经有功的人抛弃
- 鸟尽良弓藏 人困francis - 这是《史记·留侯世家》中的一句话,意思是鸟没有了好弓就会被丢弃,人困了好马就会被放走,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忠信以交于汉王 - 意思是忠诚和信任地向汉王表达自己的心意
- 张耳之与成安君 - 这里的张耳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张耳(张胜),成安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田轸(田忌)
- 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 - 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种和范蠡辅佐勾践复国并最终消灭了吴国
- 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 - 这里的意思是地位虽然低但是拥有震撼君主的权力和威势
- 忠信以交于汉王 - 意思是忠诚和信任地向汉王表达自己的心意
【赏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韩信在经历挫折后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忠于汉朝的故事。他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表达了自己对权力和忠诚的认识和选择。文章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情况的预测,展现了韩信对国家和领导的信任以及对忠诚和道德的坚持。同时,文章也反映了韩信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和预见能力。